粉丝唐太宗李世民男神右将军王羲之,共同缔造了《兰亭序》神话

冯承素摹本(神龙本)《兰亭序》

东晋朝官居右将军的王羲之以擅书法而被后人尊为圣人,在某种程度上讲,得益于他的超级大粉丝唐太宗李世民的全力推广。作为一位文治武功皆有建树的君王,李世民最大的业余爱好是书法,而且尤其钟爱王羲之的作品。在《萧翼赚兰亭》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疯狂粉丝的惊世骇俗:堂堂一代雄主李世民不顾皇尊体面,安排朝廷命官萧翼扮演风雅高士骗取出家为僧的书法家智永和尚的信任,所行下作之事,竟然仅仅是为了得到偶像王羲之的传世名作《兰亭序》。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出于写文章的目的而于无心之间创作出的一件行书作品,全文共三百二十七字。该篇序文,记述了他和一群颇好风雅的同僚、友人们会聚兰亭的喝酒赋诗盛事。文中记叙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友人们聚会时的欢乐之情,抒发美景难久,生死无常的感慨。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的客观记述中,游目骋怀于天地间,仰观俯察、冷静思考、感极而生悲转又淡然的心绪。全文情致洋溢,字字珠玑。

兰亭俢稧盛会

但《兰亭序》闻名天下,以至于引得两百余年后的一代英主李世民必得之而后快的还是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玄妙空灵、潇洒自然,而又飘逸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的艺术匠心,字与字相互映带,看似随手而发无雕琢做作的痕迹自然天成,而又字字法则森严;更有现场以成文为主,无意于书法之得,故而增添删改、涂抹无意,然积年功夫因情生发而心手双畅。以至于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全文有一十九个“之”字,徐徐写来字字有别,匠心独运而又毫无安排造作之痕迹。

“之”字不同写法辑选

基于对物理属性的了解,收藏界有“纸寿千年、绢寿八百”之说。而今距王羲之创作《兰亭序》已一千六百六十四年,其原作即便不是传说中那样让李世民或武则天带进了坟里,也难流传于世了。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

所以真是佩服李世民的英明决策。他在得到王羲之的《兰亭序》原作后,无论其出发点是何目的,但他安排多位当朝的书法名手摹写《兰亭序》,确实对传播《兰亭序》高妙的书法艺术,起到了最直接的现实功用。我真心为这样的粉丝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