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女王”徐新,从银行柜员到身价260亿的中国女“巴菲特”

三年培训结束后,徐新进入百富勤公司投资部,她的第一个投资案例就是娃哈哈。作为在项目组资历较浅的员工,徐新从这次投资、从宗庆后身上都学到很多东西。宗庆后的品牌和渠道能力给徐新留下深刻印象,也逐渐融入她的个人投资理念中。“未来的消费者对品牌只能记住第一,记不住第二。”因此,她对企业的期望是做到品类的第一。

1998年年初,百富勤在亚洲金融风暴中倒闭,徐新转投霸凌投资集团,担任中国区董事和总经理。在金融风暴中,徐新在艰难中开始了自己的投资事业。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开始风起云涌,徐新做了个令人吃惊的决定,投资了当时还不很知名的网易公司,金额达500万美金。

2000年,网易在纳斯达克上市,18个月融得1.15亿美元资金,而徐新最初的投资是5美元一股,网易在纳市最高值达到每股30多美元时,徐新并没有立即套现。随后全球网络股泡沫破裂后,股价一泻千里,网易也不例外,一度跌到每股不到1美元。而这也让霸凌亏损严重,股东们开始对徐新不满和质疑,但徐新顶住了压力,“我只是觉得已经在地狱了,在地狱的好处就是不能更坏,往后就是走在通往天堂的路上。我就给每个董事打电话说:不能便宜卖。”

当时让徐新能够下此判断的,主要还是因为网易的创始人丁磊这个人。丁磊30岁生日那天,徐新请他吃海鲜,丁磊说“Kathy,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要做最好的游戏公司,一个是要帮你们、帮股东赚钱。”徐新当时觉得特别感动,“丁磊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还想要帮我们赚钱,我觉得他特别有责任感。”果然,随着市场的好转,网易在纳市逐渐有了优异的表现,2004年,徐新套现,为股东们带来了800%的收益。

和网易公司同年成立的还有中华英才网,徐新在考察招聘网站的时候,发现了中华英才网。那时中华英才网还是一个小公司,仅有的四五名员工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由于规模太小,风险太大,中华英才网并不符合公司的要求。1999年,徐新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投资并控股了中华英才网,同时担任这家网站的董事长。2005年4月,全球最大的招聘网站——美国巨兽投资5000万美元收购中华英才网40%股份。徐新的投资回报在百倍以上。2006年3月,她再次向中华英才网注入2500万美元投资,这笔投资又为她带来了将近800倍的账面回报。

可以说,不论是此前投资网易,还是后来投资中华英才网,徐新都表现出了女性领导者身上所特有的耐心,而上天似乎也更青睐这个有耐心的女人,当然,这也得益于她在风投行业磨砺多年所具备的“杀手”般的直觉和敏锐。

【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