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李宁篮球鞋25年历史回顾(五)——完结篇

韦德




2012年,在李宁公司最困难的时候,耗费巨资以签约韦德,这不仅包括了球星代言,还有品牌合作等,这不得不说是当时李宁的一场豪赌,这场赌应该从什么维度去衡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随后推出的韦德之道系列,更是令国内外的媒体都再次将目光聚集在李宁这个中国品牌身上。

任何能够称之为“偶像”的球员,其身上一定有令人着迷的精神层面的东西,韦德就是这样一位球员,其进取的心和个人的拼搏精神,令国内外许多球迷都为其着迷。

谈起韦德的李宁球鞋,我想我反而不用花很大篇幅,因为了解它的人很多很多,有很多比我更有资格总结韦德球鞋的大咖,我不必班门弄斧,只是以鞋子为脉络梳理一下这个系列。

·韦德之道1(WOW1)

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我本人非常喜欢的一款鞋。鞋子的设计出奇的简单,后来据说是韦德本人比较喜欢这种复古一点的风格。我印象中WOW1的首次曝光应该是一张韦德训练的照片,他脚上的李宁球鞋被大家广泛关注,后来证明那就是WOW1的sample。

韦德之道正代从一开始便被定义为高端球鞋,配置也是相当豪华,除了李宁传统的缓震科技外,也加上了中底碳板支撑,但是韦德之道1的中底碳板很容易划伤,也成为了其所谓的“通病”之一。

韦德之道1有着众多的版本,除了市售的版本外,还有许多PE版、亲属特定版等,其中在消费者中比较知名要数“北京”和“上海”限量,以及“魔鬼鱼”两配色。除了比赛版本的WOW1,还有以其为元素设计的“生日派对”时尚鞋,有许多色彩选择,鞋面在不同光源下呈现不同的炫彩效果。







WOW1.5

季后赛的时候,韦德穿着的韦德之道鞋款升级为WOW1.5,承袭了韦德之道初代的外形,但是改变了鞋面的细节和轮廓,鞋身加入了透气单元,李宁的logo出于鞋侧更加显眼的位置,鞋带孔细节也改成了三角形状。真皮鞋面搭载网纱结构、双层锁扣,鞋舌、后跟进行模压、拔高处理,配合迷彩内靴,很是漂亮。当年热火队获得了NBA总冠军,黑金配色的WOW1.5也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宠儿。




韦德之道2(WOW2)

韦德之道2继续采用了复古的设计风格,很有韦德之道的特点,和它的哥哥一代比起来,韦德之道2代显得有些臃肿。鞋子的中底,依然选用了只有李宁高端球鞋才会使用的碳板作为其中底支撑。球鞋的性能和设计理念不必过多介绍,我想网上关于WOW2的测评和评价已经很全面了。



WOW2.5

WOW2.5在我看来,相对而言是一款比较扎实的球鞋,性价比还可以,配置并未简配,实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过其外观我个人认为不如WOW1.5好看,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一个判断了。




韦德之道3(WOW3)

韦德之道3代似乎市场的热情并不是很高,但是我个人还是蛮喜欢这款鞋的。首先外观的设计虽然有复古风,但是并不死板,很大气。科技方面,韦德之道3代选用的是B+C+李宁云的科技搭配,同时中底也采用了一大块碳纤维板,为足弓提供了很好的抗扭转支撑。不仅如此,韦德之道3代的鞋垫也采用了IP缓震橡胶鞋垫。





韦德之道4(WOW4)

韦德之道4代在设计上我觉得中规中矩,并无太多新奇的地方,甚至与韦德之道3代有些许雷同,从实战表现来看还是不错的。这款鞋并无太多可介绍的,大家想必对其也很了解。韦德之道4代的全明星配色,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配色,惊艳的镜面材料让整双鞋格外炫目,当时发售的时候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韦德之道5(WOW5)

和韦德之道4相比,我觉得韦德之道5的设计稍微有了一些改进,鞋侧的支撑固定带还是在“平庸”的鞋面上增加了一些变化,同时也对脚面提供了一个稳定支持的作用。鞋面大部分采用了极细的网织熔丝材料叠加在鞋面,与4代接近。中底依旧采用了李宁B+C的材料科技,加持了碳板,其实从中底性能上并无太大的提升。





韦德之道6(WOW6)

韦德之道6代可谓是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才是一个旗舰款应有的诚意。韦德之道6代不仅鞋面打破了以往3代至5代的城规,做了一个较大的提升,同时中底科技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其实说实话,当WOW6的sample刚刚曝光的时候,由于拍摄角度的问题,我甚至有一些失望,但是当最终版本出炉的时候还是让我很惊喜。鞋面主要采用了针织面,同时环绕脚背的固定带也为这双鞋的脚面提供了支撑,内靴还采用了半内靴设计。中底科技方面,WOW6采用了李宁云+CUSHION+DRIVE FOAM反弹科技的配置,应该也是DRIVE FOAM反弹科技首次运用在篮球鞋上。中底和鞋侧同样也添加了碳纤维板,为球鞋整体提供支撑。韦德之道6的配色也拥有众多配色,比如人气很旺的“晨曦”等,另外The Edition Boutique 和李宁联名的迈阿密限量也是很多人追捧的对象。

韦德之道6代同鞋面设计元素的,还推出了橄榄球鞋,这让我想到了AJ系列也曾经有类似的做法。





韦德之道7(WOW7)

韦德之道正代的最新一款战靴,就是新近出炉的韦德之道7了,设计上也和前一代完全不同。韦德之道7代各配色目前还在陆陆续续的上市中,作为韦德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双战靴,这“最后一舞”也获得了李宁公司空前的重视。中底科技上,基本上李宁的材料缓震的巅峰科技都被使用上了,还在前掌首次使用类似爆米花的缓震科技。这个科技我曾经在我的公众号“andy说鞋”和个人微博“怡然自得_andy”中写过一篇介绍文章,但是目前李宁尚未给其命名。




韦德的其他团队鞋

韦德除了韦德之道的正代系列,还推出了很多团队鞋,诸如“808”、“全城系列”、“全天系列”、“全场系列”、“队尚系列”、“第六人系列”等等,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只选取几个系列简单说下。

(1)808

“808”应该是韦德上脚最多的一款非正代韦德鞋,可见韦德对这款鞋的喜爱,足以证明这双鞋的性能的卓越,也很好的解决了韦德之道3代的一些不足。作为韦德团队款的巅峰制作,808包含了李宁设计师们全部心血。极具质感的皮质鞋面,成熟的B+C缓震系统,全掌大面积防侧翻TPU,令人记忆犹新的“翅膀”式魔术贴再加上标准的韦德式颜值,这双韦德808的配置完全不逊于任何一双正代球鞋。

韦德808还推出过低帮版本,其低帮版还作为当年李宁与漫威的联名款的鞋款,被大家所熟知。






(2)全城系列

“全城”系列应该是在消费者中口碑最好的一个韦德团队鞋系列,其最初的设计理念,我以一个业余视角去看,应该是对于韦德之道正代球鞋的一种简化版。一代“全城”其实名字就是叫做“普及版”,所以也算是侧面印证了我对于这个系列的理解。虽然简化了,但是其性能我认为没打什么折扣,韦德也曾多次上脚“全城”系列的球鞋,而对于我们普通爱好者来说,“全城”系列的性能足以应对实战的强度。“全城”系列比正代价格亲民了很多,但是这几年“全城”系列是官方售价水涨船高,从四百多的售价已经达到接近七百的价格,不过好在二级市场上“全城”系列售价一直维持在两三百的样子。






(3)全天系列

“全天”系列有一个比较有辨识度的外观,就是其鞋面采用织物材质,搭配无缝热贴合一体工艺,这种设计的目的也是为了在减少重量,增加透气性的前提下,尽量的提高鞋面包裹和保护,是也是韦德支线球鞋中比较适合实战的一款,全掌“李宁云”科技也是这个系列的经典搭配。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全天”系列鞋款与“全城”系列经常出现“共底”的情况,“全天”1代与“全城”4代共底,“全天”2代与“全城”5代共底,“全天”3代与“全城”6代共底。个人的理解,“全天”应该是以“全城”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系列,算是对于“全城”的一个补充。



(4)全场系列

“全场”系列是2018年二季度的新款,采用鞋面大编织带绑缚技术,然后在接近鞋领的地方有一个超大的魔术贴作为鞋面稳固装置,作为韦德系列鞋款的全新支线,它的市场反应还需要大家的检验。




(5)队尚系列

“队尚”应该也是大家口碑不错的一款韦德支线球鞋,其实要是说排序的话,我应该把它和“全城”放一起,因为二者不分伯仲,市场反应也都比较好,要不是为了凑一套“全”字系...“队尚”系列也是一个延续代数比较久的一个韦德支线球鞋,也是“韦德之队”的选用鞋款,定位有点类似NIKE的LBJ系列的“士兵”。“队尚”1代分别推出了中低帮不同帮面选择,以适应不同的球场需求;“队尚”2代与1代前后脚推出,风格也比较类似;“队尚”3在原有基础上,设计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鞋面增加了支撑,中底采用B+C+TPU的经典科技代培;“队尚”4的配置一样不俗,全掌李宁云加载碳板支撑。同时期还推出了轻质版,碳板改为了TPU;到了5代,中底科技全掌云+前掌B+的双科技中底,同时还推出了分别主打韦德Logo和李宁柳叶刀Logo的两种鞋面款式;到了6代,则采用的一体式鞋面设计,外观上我个人比较喜欢。




(6)第六人系列

“第六人”应该也是平时大家提的比较多的一款鞋,应该也是相对重量级的一个韦德支线鞋款。这个系列里,我比较喜欢的是1代和3代,3代的外观非常像我比较喜欢的一款耐克老鞋。2代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性能和配置都不错,脚感反馈很好,当然普遍反馈前掌还是偏宽。




(7)裂变系列

韦德的“裂变”系列最初的时候,会根据上市的时间,在同一款大底的基础上更换不同的鞋面,以适应不同的场地和天气的需求,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其针对的市场是室外篮球鞋。但是由于其脚感一般,所以市场并不如其他几个系列来的火热,不过也还是俘获一些鞋迷的心的。




哈斯勒姆

和jordan team相似的手法,李宁也为韦德打造了“韦德之队”,而哈斯勒姆则是第一位韦德之队的队员。哈斯勒姆与韦德的私交很好,其在对阵马刺队的比赛中穿着了李宁的Seek TD Mid PE(李宁“逸”系列搜捕中帮版),印证了其加入李宁的传闻。




泰伦斯·罗斯

2013年在NBA全明星扣篮大赛中获得冠军的泰伦斯·罗斯,传闻也签约了李宁,但是一直没有下文。这则消息的来源是韦德的个人INS上的一条动态。韦德在这个动态里发了一张多伦多猛龙后卫泰伦斯·罗斯穿着李宁打球参加比赛的照片,并且附文“welcome”的字样,正式宣布这位罗斯假如了李宁。




CJ-麦科勒姆

2017年,CJ在其个人推特上发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宣布,我与李宁大家庭达成了合作关系,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这也是李宁最新签约的NBA球星。




·音速6

为了纪念CJ单节28分、全场50分的战绩,李宁专门为其推出了限量28双的特别版音速6。该鞋的鞋舌部分有李宁专门为CJ推出的个人logo,同时左右两只脚的鞋底还分别写着“28分”和“50分”这两个值得纪念的数字。





·驭帅12

作为目前李宁的当家球星之一,李宁篮球当家系列驭帅的最新一代12代,由CJ负责主要代言,并且为其推出了诸如“赌城”等很多特别版本。




除了以上几位球员外,穿着李宁的NBA球员还有很多,比如格伦·罗宾逊三世、詹姆斯·约翰逊等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相信李宁,以及其他的中国运动品牌,可以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好。




——也许今天的“它们”就是未来值得回味的“经典”

除了以上我粗粗梳理的这些鞋款,李宁篮球鞋品类里还充斥着大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中低端鞋款,诸如“闪击”、“空袭”、“音速”、“超轻”等等一大堆,数不胜数,而且从外观上普遍缺乏“辨识度”,我想如果不是很关注球鞋的消费者,很难逐一区分。这也是李宁的一个产品策略...说句我个人的观点,有些“杂而不精”。

但是转念一想,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些七七八八的系列,但是这其中也有很多很多口碑相当不错的鞋款,鞋本身是没错的,可能我不喜欢的,更多的是李宁的一贯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吧。所以正如我标题写的那样,也许今天的它们就是未来值得这一批消费者回味的经典之作。

这其中一些有想法的作品我个人比较喜欢,诸如以“音速3”为模板早就的漫威系列,以及WOW7鞋面设计灵感来源的“空袭2”。这些鞋如果展开鞋能写很多,原谅我的精力有限,所以就挑选特纳的“齐天大圣”、“音速”、“闪击”和“空袭”提纲挈领式的写一写。而且这几个系列我想大家应该了解的很多,并不像之前的那些“老家伙”需要仔细讲一下唤醒记忆,所以也希望大家理解。

·齐天大圣

之前在总结特纳的时候,我更多的是偏向于ET系列的其个人签名鞋,其实每个球员都会上脚很多鞋款,一篇文章很难面面俱到,也请各位看官理解包容。“齐天大圣”也是作为特纳的一款篮球鞋,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时至今日,大家提起李宁的“齐天大圣”依然是赞不绝口。

“齐天大圣”的名字来自于美国一个说唱团体——“野兽男孩”在80年代推出专辑的主打歌,其外形相当“霸气”,修长的鞋身,超高的鞋帮和鞋舌设计,都成为它的标志性特点。据说其超高的鞋帮设计灵感来自于摩托车手在驶过弯道时都将会将身体一侧倾斜,保护脚踝;其大底则是参考了摩托车轮胎的纹路。设计师将大底分成了8块独立的个体,这样的设计可以将球鞋的受力均匀地分布到脚掌。





闪击

“闪击”系列应该是更适合后卫,保护性和缓震性都相对而言加强了,算是一个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系列。从设计上,我感觉几代的区别不是很大,闪击5好像从设计层面和前几代有了一些细微的区别,但是其产品线定位依然没有变化。



空袭

“空袭”系列个人感觉和“闪击”的定位接近,但是“空袭”系列,个人认为其球鞋风格更加有力量感一些,而“闪击”似乎比起多了一丝灵动。“空袭”里,我最喜欢的是空袭2,当时看到绿幽灵的时候感觉很惊艳,




音速

“音速”是这些实战派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系列。音速1代2013年诞生,鞋面采用无缝热贴一体工艺,鞋身以昆虫翅膀为灵感设计,搭配内靴。当时说是灵感来自于刺猬索尼克,刺猬索尼克我小时候很喜欢看,也很好的利用索尼克的形象将“音速”的特质体现的淋淋尽致;音速2代鞋面采用一体化热熔帮面工艺,三角形的散热开窗也迎合索尼克原型,中底在1代FoamEVA lite的基础上添加全掌Bounse+反弹科技,回弹性能有效提升。足弓部分则采用新型碳板支撑,增添科技含量;音速3代是我在这个系列里比较喜欢的一双,设计十分前卫,鞋面配合“人体工学”网状结构,提供较好的透气水平。外底则采用了十分新颖的雪花纹路,抓地力还不错。音速3还特别和漫威联名推出了联名鞋,也是漫威迷比较喜欢的。特纳也在比赛中穿着过音速3上场过;音速4我觉得和音速3差别不是很大,配色略微丰富了一些,和3代相比,4代的碳板位置坐了调整,中底的反馈也略有提升;到了音速5代,中底改为了“李宁云”科技,中底支撑也改为了TPU,在实战效果不打折扣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了鞋身重量;音速6之前曾提过,设计上我觉得有了明显的改变,也成就了CJ单场50分的战绩;今年年中,音速7代及其团队鞋爆出谍照,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