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最被低估的华语电影,却让我羡慕至极!

如果说去年是内地影视行业的寒冬,那台湾电影怕是早就跟因纽特人拜了把子。

以18年为例,内地排名第十的《前任3》尚有16.46亿票房,可台湾本土电影的TOP1仅有2.4亿台币(约6000万人民币)。

杀姐知道,肯定有人会拿人口基数来说事。

可惜,人口不到台湾1/3的香港,还能靠黄子华的《栋笃特工》砍下近5000万港币(约4000万人民币)的票房。




要知道,台湾可是孕育出过侯孝贤、李安这样的电影宗师,能混到如今这步田地,实属不易。

但前两天,一部18年的台湾电影,却刷新了杀姐的认知——

《范保德》




这部电影曾在去年的金马奖上,荣获5项提名(但都被毒奶了),并在当年的台北电影节斩获最佳导演、最佳音乐、最佳美术设计三项大奖。

但即便如此,它的豆瓣评分仅有6.9




而且这部片在内地的影响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一度有影迷困惑于:

这部片到底是不是《马大帅》的番外篇?




实际情况,当然是没关系,影片讲的就是一个台湾偏远小镇的家庭故事。

一个父亲在60岁时查出得了癌症,他想在最后这段时间去日本寻找生父,但却渐渐回忆起许多尘封的往事......




作为一部颁奖季的热门,《范保德》在业内的呼声很高,但票房却不尽人意。

简言之,这是一部对观众,尤其是我们内地观众非常不友好的电影。

首先,它的叙事留白很多。

父亲的过去,临终前的遗言,以及与父亲同名的香港人。

一切都如影片提到的“所有你想听的,过去的故事,都隐藏在未来之中。”




过去跟现在,两条时间线来回交错。

虽说情节中前后对比的互文很多,但真正的信息量,全都隐藏在细枝末节的对话里。

其次,夹杂的湾湾方言不易理解。

因为大部分对话都是台湾方言,杀姐四处搜寻终于找到了字幕版。

点开一看……

全英文。

不过,好在词汇量不大,再仔细对对眼神,情节都能理清。

最后,这是一部风格杂糅的作者电影。

现在的故事含蓄写实,如侯孝贤。




过去的往事如梦似幻,像王家卫。




你可以说这种模仿是一种退步,但影片在叙事和美学上的尝试,前无古人。

《范保德》抛出的话题在于父子关系,但导演萧雅全带入了大量的主观意识。

难懂的方言,家庭的伤痕,寡言的父亲,情节和设定的细腻程度,就像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影片最常被提到的天井戏,也是源自萧雅全的生活感触。




作者化的电影,通常很难被大众接受。

可极致私人的东西,往往就是大家的共通情感。


————剧透分割线————

影片中的范保德,小时候被父亲抛弃,年轻时又让毓琴意外怀孕。

人到中年,他想放下一切像生父一样追寻梦想。

然而骨肉的羁绊,却让他选择一辈子窝在小小的五金铺里。




————剧透分割线————


人生在世,有时像一道化学题:

你的存在,改变了身边太多的人,大家并不会因为你的离开,瞬间恢复原样。

有时又像一道数学题:

东方的亲情,尤其是父子间的情感,沉重如山却羞于启齿,他只想悄悄离开,减轻你人生路途上的负重。

影片虽然拍的是亲情,但回避了冲突,完全舍弃煽情,甚至连亲人间的对话都极其理性。




当你还在怀疑,片中的子女到底是充话费送的,还是垃圾桶里捡来的时。

那些故意隐藏起来的真相,却会分分钟击溃你的情感防线。

《范保德》所构建出的父子关系,极致含蓄又极具美感,但却又摆明了不考虑大多数观众的观感。

从这个角度看,导演萧雅全有点类似毕赣(作品可比毕赣多太多),但仅限于《路边野餐》时期的毕赣。

虽说台湾的本土电影,早已被好莱坞攻城略地,几乎在影市中丧失了话语权。

但资本的纷纷“退烧”,却大浪淘金,留下了真正有表达欲的创作者。

《大佛普拉斯》因为没钱做佛像,歪打正着的选择黑白;

《谁先爱上他的》导演为筹集资金,求拜亲友差点变卖房产;

如今的《范保德》又在低成本的大潮里,走写实路线脱颖而出。




台湾电影在票房上的萎靡,限制了拍摄成本,反倒打开了急功近利的枷锁,让更多的佳作纷纷涌现。

这是华语电影的悲哀,却是台湾影人的万幸。

放眼内地,我们已经见过太多名导,不断地输出作品,质量反倒一部不如一部。

谈到票房,他们的回答始终如一:

“别人投了那么多钱,总不能让人家亏太多吧?!”

换言之,拍电影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还债。

看重票房,受资本裹挟,已经成为了内地电影的常态。

可如果专职于创作的电影人,丧失掉了探索精神;

整个圈子的从业者,全心专注于你争我夺的大盘数据。

我不知道,那些媒体们日夜标榜的票房成绩,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