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临死前立下三桩毒誓,全部应验,惟独第三桩毒誓令人不解

《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主要写窦娥被无赖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亢旱。”

这是窦娥在临刑前立下的三个毒誓,而且这三个毒誓都应验了!

相对于现实而言,关汉卿让当时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奇观得以实现,以此来印证了窦娥的冤情,表现了窦娥对天地主宰的指责和控诉。

童养媳出身,丈夫离世,父亲因赶考无暇照顾她,独自一人撑起整个家庭,同时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当她被带往刑场的时候,仍然在为婆婆的情绪考虑。正是这样一个勤劳、善良的女性,在面对统治阶层残酷的制裁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抗争和控诉。

临终之时,或许眼泪早已流干,苦水早已吐尽。窦娥在万般无奈与愤怒之下,许下了三桩奇愿。这是一种绝望,同时也是一种希望。

“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当场应验已经可以证明窦娥的冤情,她为什么还要发出“亢旱三年”这个三年才能应验的誓愿 ?

其实,窦娥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还将斗争的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

窦娥因天地而绝望,却不得不因天地重燃希望。天地是她唯一可以寄托的载体,她痛恨天地主宰的无情无义,却对天地有着不可割分的依赖,她指责天地的无情与残酷,却最终感天动地,这种所谓的矛盾,是腐朽社会的毒瘤,封建社会的毒害。

窦娥面对的现实很真实,很残酷。她的遭遇,又岂是一个冤字可以概述的。那笼罩在人心的黑暗,很阴暗,很恐怖。当划清了悲与喜的界限之时,面对死亡时的一腔怨气,也终归会被现实所泯灭。

关汉卿公开了他心中悲与喜的界限,这个藏在雾里的界限很难找到,却一直悄无声息的存在着,无时无刻不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明代有人把《窦娥冤》改编成了《金锁记》。同样的人物,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因为环境变了,人心还是希望有明朗的。

能力不足,无法评判两部作品孰是孰非。

只是单纯的觉得《窦娥冤》写的是黑色童话中的现实世界,矫情的认为《金锁记》是现实中的童话。

曾经遭受过巨大磨难的中国人普遍愿意看到“大团圆”的景象,相比于前者,《金锁记》的结局可能是大家更愿意看到的,更愿意接受的。

可是,如此美好的结局未免过于肤浅,当美好足以掩盖所有愤怒与怀疑的时候,无非是一场不愿醒来的美梦罢了。

悲与喜,应该同时出现,同时消失。这两种极端同步,才能覆盖现实,呈现客观。

悲中带喜,喜中有悲。喜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世界,一定是建立在悲的基础之上的。悲伤越明显,得到的快乐则会越明显,情绪的落差,会让我们产生最直接的感觉。

所以,悲剧的存在是极其有必要的,它可以随时提醒我们,认清自己的位置。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痛苦的事情可以为我们敲响警钟,浓重的悲剧色彩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摧毁我们对生活那些过分的奢望,回归到现实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