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日本还是中国,农业补贴都令人“头疼”

日本农业补贴由于种类多,数目大,农民的收入很高,而相比较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还不完善。所以,这也使国内很多农民都在羡慕日本农民。然而,在的国际形势下,日本的这种补贴政策一定会发生改变的。

由于日本耕地面积少,规模小且分散,农产品自给率很低。为了鼓励更多的人从事农业,政府对农民给予农业补贴,提高国内农产品的价格。但是由于国际农产品价格要远低于日本农产品价格,所以日本政府大量限制农产品的进口,确保农民的利益。但是在"自由贸易协定"和"经济合作协定"框架下,日本是不能大量限制国外农产品向本国出口的。

所以,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日本必须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种植规模,提高单位面积生产率,降低农民的补贴费用,降低农产品的价格。

同样的情况在我国也初现端倪。

以棉花为例,自2004年以来,我国棉花价格一直高于国际价格,且差距不断扩大。大米的情况也与此近似。来自越南、巴基斯坦、缅甸等低收入国家的进口米价格是每50公斤172元,而我国的平均价格为每50公斤180~190元,年进口量也在不断上升。由于我国对部分农产品实施保护性的收储政策,国内小麦价格也呈上涨趋势。而国际小麦市场上由于供应充足,其价格持续走低。

但是,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却比日本要低得多。

我国农民收入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地区,收入消费水平很低;二是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生产者已经形成了老龄化的特点。如果土地的流转和集中不见成效,农地经营规模无法扩大,即使农产品价格水平很高,青壮年劳动力也不会被吸引到农业领域中来。

日本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左右,而我国的占比将近50%,相比之下,我国的农业补贴更难以对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起到实质性的作用。而且,现阶段我国的农业补贴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农户进行有效区分,针对土地的直接补贴对促进农业大户租用更多的土地,并无较强的激励作用。

不管是日本,还是我国,都需要调整农业补贴与部分农产品价格,扩大农地规模,增加部分进口的农产品产量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