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这部 " 真实《大逃杀》",可比那些虚构的故事恐怖多了

说到《饥饿游戏》,想必大家不会陌生。

那是一个关于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故事。

这样的 " 反乌托邦 " 电影还有很多,比如《大逃杀》《分歧者》《移动迷宫》等等,在这些电影里,没有道德和法律,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三个字:

活下来。

而我今天要说的这部 " 真实《大逃杀》",可比那些虚构的故事恐怖多了。

《于特岛 7 月 22 日》



2011 年 7 月 22 日,挪威遭受两次恐怖袭击:政府办公大楼前的汽车炸弹爆炸案,以及于特岛青年团夏令营的大型枪击事件。

两次恐怖袭击共造成 77 人死亡,被称为 "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挪威境内发生的最为严重的暴力袭击事件 "。

该事件被拍成了很多部电影,比如《谍影重重 2》《谍影重重 3》导演保罗 · 格林格拉斯执导的《挪威 7.22 爆炸枪击案》,以及这部《于特岛 7 月 22 日》。




其中《于特岛 7 月 22 日》非常与众不同,因为它不仅由真实事件改编,而且采用了 " 一镜到底 " 的手法。

一镜到底的电影并不少,比如奥斯卡最佳影片《鸟人》,比如前几年很火的《维多利亚》,但它们都是虚构的故事,像《于特岛 7 月 22 日》这种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电影却很少见。

" 一镜到底 " 让影片的叙事显得更加真实,作为观众,全程都能感受到亲历者般的窒息感。

全片都围绕小女孩卡佳展开,她是 650 个在于特岛参加夏令营的年轻人之一,同行的还有她的妹妹艾米莉。

影片还采用了 " 打破第四面墙 " 的手法,换言之,电影角色和观众产生了互动。

只见卡佳对着镜头说道:你们永远也不会理解的,你们只要听我讲就好了。



此时,卡佳已经得知汽车炸弹爆炸案的新闻,但她不知道的是,接下来自己也会被卷入其中。

与此同时卡佳正在找她的妹妹艾米莉,她叫了艾米莉,艾米莉也不答应她,只顾着往前走。

艾米莉听到姐姐在叫自己,仍然默默回到帐篷拉上拉链,不搭理姐姐。



当卡佳走进帐篷,艾米莉也很不耐烦地玩手机,对姐姐爱理不理的。



原来,正是艾米莉的母亲给艾米莉打了无数个电话她都不接,才只好叫卡佳去看看妹妹是什么情况。

甚至艾米莉还就地乱扔垃圾,让姐姐帮她打扫。

表面上这些只是无关紧要的琐事,其实是很重要的铺垫,这说明卡佳时刻在为他人着想,而艾米莉是一个很自私、很自我的人,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眼看艾米莉这么不友好,于是卡佳走出了帐篷。

没过多久,枪击案便发生了。

卡佳和同伴们躲了起来,可是她仍然想着艾米莉,担心艾米莉的生命安全,甚至想出去找她。



此时室内也已经不再安全,卡佳又和同伴们躲到了树林。

但是在树林里,卡佳也仍然只想着妹妹。



最后,她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生命危险跑出树林,去看看妹妹在不在帐篷里 ……

就这样," 找妹妹 " 就成了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

他们和罪犯演绎了一场猫鼠游戏,先是躲在室内,又逃到树林里,后来又来到海边,躲在悬崖峭壁下,但他们总是无法逃离罪犯的魔爪。

就算是躲在峭壁下面,有树木遮挡,也并不意味着就安全了。



就是这样的危急关头,卡佳永远都想着妹妹是否安全、有没有受到枪伤,找不到妹妹她就肩负起营救他人的使命。

一个女孩跌倒了,她把对方扶起来带着她一起跑;



一个小孩找不到哥哥了,她就告诉他自己先躲起来;



另一个女孩受伤了,她就脱下自己的衣服为她包扎伤口 ……



就这样过了 1 个小时,卡佳仍然没有找到妹妹。

终于,救援船出现了。

也就是在这时,卡佳在寻找妹妹的期间被罪犯一枪爆头。

眼看救援船来了,之前躲在悬崖下的人们纷纷跑出来,抓紧时间上船逃生。

生还者中,艾米莉赫然在列,至于她之前躲在哪里,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



卡佳至始至终都一直在找妹妹,结果最后自己死了,而妹妹却悄悄活了下来,这样的对比实在太讽刺了。

卡佳躲在悬崖下时,和同伴说过话,还曾唱过歌,可是艾米莉为了不暴露自己,没有站出来找她。

而卡佳正是为了找她,才暴露在罪犯的视线之内,因此遇难。

虽然不是艾米莉杀了卡佳,但卡佳却因她而死。

你全心全意为 Ta 着想,然而你在 Ta 心中根本不重要。

我刚开始觉得卡佳过于圣母了,都这个时候了自己逃命不好吗?为什么非要去救别人。

可是当我看到结局,我才明白,导演所讽刺的正是艾米莉这样的面对危险只顾着自己逃命的人。

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人人都想上船,结果把整个船都打翻了。



而杰克为了救罗丝,自己被活活冻死。

面对灾难,他不愿意苟活,把生存的机会留给爱人,这样的举动感动了无数人。

无论是《泰坦尼克号》还是《2012》,无论是《摩天楼》还是《末日崩塌》,但凡是灾难片都会有这样的桥段:一个人抢先逃命,结果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无私谦让不一定活到最后,但抢先逃命一定死得最早。

而《于特岛 7 月 22 日》则是和以往电影完全相反,救死扶伤的卡佳最终遇难,自顾着自己逃命的艾米莉却活了下来,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坏人往往活得更久,因为他们为了活命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正是他的好被别人所利用,因此遭到欺骗或中伤。

但是如果再给卡佳一次机会,她也一定不会后悔,仍然会做一个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人,因为她宁愿光荣地死去,也不愿意苟活。

2008 年 5 月 13 日,人民教师谭千秋的遗体被救援人员扒出来。地震中,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 4 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而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2018 年 7 月 30 日,贵州小伙苏威,为了拯救溺水女子,生命永远定格在 20 岁 ……

这样的新闻还有很多,好心人去救溺水 / 坠楼 / 火灾 / 地震受害者,他把别人救出来了,自己却牺牲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么做并不值得,为什么要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为他人的错误买单?

但是,如果没有他们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会变得多么冷漠?

他们看到别人遇到危难时,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冒着生命危险舍己救人,成就了那些在天灾人祸中的感人事迹。

" 挪威 7.22 事件 " 中共有 77 人遇难,99 人受重伤,超过 300 人心理受到创伤。

像卡佳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正是他们舍己救人,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一个又一个生命,才使得伤亡人数减到最小。



如果每个人都像艾米莉只顾着自己逃命,遇难的人数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