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逗了!你对“租售比”一无所知!



请问:租售比应该怎么算?

(二狗子:“尼玛,这么菜的问题简直侮辱我的智商!”)

答:租售比=月租金/房子总价

eg:一套房子目前价值500万元,月租金5000元,

所以,租售比:5000/5000000=0.1%,也就是1000个月才能收回房款。

(“太坑爹了!500万的房子要83年左右才能收回房款”)

谢谢二狗子童鞋,给大家做了一个错误的演算过程,

同样是腰间盘,你总是那么突出。

不单单是二狗子算错了,基本来说,99%的人都在犯这个错误,包括某些砖家。



几年前的租售比排行榜


你累得吭哧吭哧,费牛x劲,数据算了一大堆来支撑你的理论,公式背的滚瓜烂熟,租售比就是月租金除以。。。

但是,你逻辑起点错了,虽然你逻辑关系是对的,依然不成立。

那么,正确的算法该怎么算?

我要问大家几个问题:

第一:500万的房子,你付了全款吗?

第二:租售比的分母,为什么要以500万来算?

第三:租售比重要吗?

好,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三个问题,来探讨一下“实际的租售比”。

第一个问题,

总价500万的房子,绝大多数人首房首贷都是只付了3成首付,也就是150万。

二套的话,在目前的限购环境下,首付一般是5-8成,也就是250万-400万左右。

第二个问题,

通过第一个问题,租售比的分母,这时候还按500万来算吗?

Obvious not!

所以,就得按3-5-8成来算实际的租售比。



月供速算表,每100万等额本息贷款的月供额

街上题:

500万的房子,首付三成,等额本息30年,月供20000左右,持有3年。

租金:

第一年年租金:5000x12=6w

第二年年租金:5500x12=6.6w

第三年年租金:6200x12=7.44w

已付总购房款:

第一年:150w+(24w-6w)=168w

第二年:168w+(24w-6.6w)=185.4w

第三年:185.4w+(24w-7.44w)=201.96w

每年的租售比:

第一年租售比:5000/168w=0.297%

第二年租售比:5500/185.4w=0.296%

第三年租售比:6200/201.96w=0.307%

真实租售比(0.297%、0.296%、0.307%)≥ 理论租售比(0.1%)

经过正确的计算后,我们看到,真实的租售比要比你想象的理论租售比高不少,

揭开真相最核心的一点:你没有付全款,而租售比的计算,你却按全款算了。

于是乎,你也就骗了自己,当然,绝大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骗了自己。

此外,由于月租金和已付购房款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每年的租售比都会“浮动”。

第三个问题,租售比重要吗?

或者说,对于战略投资者来说,租售比重要吗?

not at all!

对,一点都不重要。

事实上,对于战略投资者,对于买纯住宅的人来说,想都不会去想这个问题,房租?呵!这才几个银子?

真要在乎租售比,和楼下60岁老太一样,去买商铺、公寓,充分满足你对租售比的幻想。

住宅是所有不动产中,投资回报率最高的。

当然,你要说我不care赚大钱,就想静静的当个包租婆,收个租金,那就买商住。

租售比是西方人提出的概念,是衡量房地产市场运行是否良好的指标之一,

按照理论租售比,如果1000个月才能收回购房成本,my lady gaga,这个bubble简直要炸。

但是,同志们不好意思,这是中国,我们是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在中国,西方的一套理论大多不“兼容”,你把45号的鞋给40号的脚穿,合适吗?

房地产,our gcd不给你泡沫破的机会,快要破的时候,来个政策放一点气,气不足时,再充一点,你去哪破?

(西方的经济学、管理学等等,它的理论研究成立必须建立在“完全市场化”“契约精神”等基础之上。

我们拿来用的时候,得换个40号的鞋,不然不合脚,走起路来很怪。)

tips:南京地区房地产专栏文章,下个星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