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一个极度煽情的余华!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之后,余华沉寂了十年。

话说这个十年。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就此打住,十年后《兄弟》一书出,销量逾百万册。

别的先放一边,今天,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谈谈《兄弟》中出现的“一个极度煽情的余华”。

一:《美丽人生》似的父子情

《美丽人生》的故事中。

父亲在二战时暗无天日的集中营,把任何残酷的事情,都给儿子说成,是一场游戏。

即便是在生命最后的尽头,他被捕后,可仍然路过安顿儿子的箱子时,像一个喜剧演员一样,逗的孩子发笑。

他一直都在让孩子相信,这一切不过是游戏。

父亲用一个个谎言来给孩子编造梦的童话。

我必须要说,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哭的不成样子。

而《兄弟》中也是如此。

只是背景换成了文革期间。人物是,俩兄弟,及父亲宋凡平。

宋凡平是一个老师,因此,成为了批斗的对象。而这个父亲,面对李光头和宋刚这两个小孩子,也是撒了一个个美丽的谎言。

1:“古人用的筷子”——树枝

红卫兵将宋凡平一家“扫荡一圈”后,甚至都没有完整的筷子了。他们还要吃饭。

面对饿着肚子的俩孩子,宋凡平刚刚还被红卫兵打过踢过,这时却没有选择抱怨,没有自怨自艾,没有向孩子说现在自己处境的可怕。

“他转回身来时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他神秘的问两个孩子:‘你们见过古人用的筷子吗?’”

于是“古人的筷子”,这一类似游戏的行为,成功让孩子们避免了遭受灾难的惊恐,甚至孩子们都不知道他们遭到了“文革”。

换之而是:

“他们用古人的筷子把现在的饭吃了下去,他们吃得香喷喷的,吃得脸上流出了汗水。”

2:“我让它休息几天”——脱臼的胳膊

宋凡平被抓到仓库关起来后,遭受了更多的毒打,胳膊也在这里被打得脱臼。

俩兄弟来看父亲,却看到了:

“这时候仓库里的哭喊声和叫骂声越来越响亮,从门缝里源源不断地传了出来,里面还有阵阵呻吟声听起来像是青蛙在叫。”

俩孩子,很害怕。但是宋凡平却很镇定,有说有笑的。

兄弟俩看着父亲,很快的便觉得父亲的胳膊郎当起来了,很是奇怪。于是他们便问父亲这是怎么了?

宋凡平却回答:

“它累了,我让它休息几天。”

孩子更是奇怪了,胳膊怎么能休息呢?

为了满足俩孩子胳膊怎么能“郎当”起来休息。宋凡平开始教他们:

“他让两个孩子先把一侧的肩膀斜下去,再...”

俩孩子听父亲说的做,果真“休息”的胳膊晃动起来了。他们惊喜,他们惊奇的大叫起来了, 于是,见过父亲后,仓库的恐怖烟消云散。

这就是这位父亲,宋卫平,兄弟俩在他没有看到任何痛苦,全是笑容。

他用自己的坚强乐观,智慧勇敢,守护了孩子干净纯洁的心灵,让他们微笑着成长。

在读到书中这些文字后,我必须要说,余华的煽情,你还是打开了我的泪腺。

二:三角恋般的虐人爱情

当李光头和宋刚俩兄弟,长大成人后,便面临了爱情的问题。

一个女人就出现在了他们视野,她叫林红,是他们镇上第一的美女。

恩,于是出现了,典型的“三角恋”。

李光头喜欢她,无论李光头怎么献殷勤,可是她不喜欢李光头。她喜欢宋刚,可李光头是宋刚的“兄弟”。

兄弟两人,从小相依为命。母亲临死时,希望宋刚好好照顾自己的弟弟。宋刚的性格,也是软弱,温暖,善良,自然从此心中就将此遗言奉为圭臬。

“妈妈,你放心,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穿。”

当林红第一次告诉宋刚她喜欢他,并要约他去小树林时。宋刚慌了,他不知道怎么办,就和李光头说了。

而李光头的一番“兄弟”话,让宋刚再也没有了想和林红在一起的勇气。

宋刚最终选择没去。他的爱情,就此压抑。

宋刚才抬起头忧伤地笑了笑,对李光头说:“你放心,我不会和林红相好,我不愿意失去你这个兄弟”

林红,心未死。第二次用了些手段,约到了宋刚,并让他去桥上。

见面后的林红,完全表露了自己的感情。可宋刚还是“发乎情,止乎礼”。唉......

最后,林红实在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林红的手仍然指着河水,她说:“你要是说不喜欢,我就立刻跳下去。”

宋刚被林红的话吓傻了。林红低声喊叫了:“说呀!”

宋刚声音哀求似的说:“李光头是我的兄弟。”

林红不会游泳,但她仍然跳下了桥,她甘愿以死来让宋刚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死亡已经是对爱最大的证明,付出。

可宋刚还是没说。就因为“他是我兄弟。”

到这里,我已经被这段爱情虐的不掉了。

可这还没完,当李光头知道这件事之后。

他又以“兄弟”之名,让宋刚去和林红说:“这下你该死心了吧”。

宋刚因为“兄弟”,因为“善良”,因为“妈妈的嘱托”。他难以拒绝。

他似乎是用尽了这辈子最大的力气,用基本了所有心碎,才用嘴说出了这句话。

刚说完,被从河中救起的还在生病的林红,恐惧袭来,她哀伤,她埋头痛哭,她心真的死了。

同时,宋刚陷入了死寂,陷入了疯狂。宋刚选择了去自杀,又是一次为爱而死。

最后,余华安排了兄弟决裂才完成了爱情。

这其间,任何一幕故事,足以让人感动至深,我承认,我哭了!

三:总言

关于书中此类煽情的片段还有很多。由于我比较懒,嘿嘿,我就不指出太多了。

但是。

为什么我要说“一个极度煽情的余华”呢?

因为如果,我们稍微细心一下,就可以看到。

第一个“父亲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成是“抄袭”《美丽人生》。第二个“三角恋的故事”,和那些畅销书,比如琼瑶的言情小说又有什么区别?

因此,看《兄弟》时,我确实有极度流畅的阅读快感。你甚至想一口气把50万字看完。

但是,看完《兄弟》一书,又看了一些资料,我不禁又在想。

当一位早已在文学界有极高地位的作家,却用如此桥段,极力去迎合大众的口味,迎合市场,和纯文学越来越远,这对于真正的读者来说,太不公平了。

尽管,余华在2013年,所谓“七年磨一剑”,《第七天》一书出版后,被骂的至今也没有新作品问世。

然而,时间还长,时间会带来一切。

[1] 余华.兄弟[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9).

[2] 张丁伟 李雅璠.解析余华的创作之路[J].美与时代,2017,(9).

[3]宋立国.试析余华《兄弟》的创作困境[J].河北经贸大学(综合版),2013,(12).

[4]王首历, 竺 琼.纷扰的《兄弟》与暧昧的余华—— 2007年余华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