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的《活着》和《第七天》,到底谁更让人“绝望”?

余华的《活着》和《第七天》,到底谁更让人“绝望”?

《第七天》和《活着》封面

在余华的《第七天》的腰封中曾写道:《第七天》比《活着》更绝望。

但是看完这两本书,给我印象更深的,至今想起更绝望的还是《活着》中的福贵,而非《第七天》中的杨飞。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见解。

要说,《活着》中的福贵虽然历经绝望,但他至少到了最后还活着的。

而《第七天》中的杨飞,从一开始,他就已经死了。

在我们以往的认识中,只要活着就代表着有希望,而死了也就代表了绝望。

但是在余华的这两本书中,恰恰给了我们相反的答案。

在《活着》中,福贵虽然活着,但是他的生活已经绝望了。

而在《第七天》中,杨飞虽然死了,但他的生活却还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

余华的《活着》和《第七天》,到底谁更让人“绝望”?

《活着》封面

《活着》中的福贵从富家公子,到后来因为赌博而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在这样的绝望之际,他的老婆家珍居然没有嫌弃他,而是从富裕的娘家又回来了,和福贵一起撑起了这一个破烂的家。

正是因为有了希望,所以才有了绝望。

在福贵痛改前非,准备好好过日子的时候,福贵又被抓壮丁抓去当兵了。

好不容易,九死一生的回来了,却迎来了老娘的去世,自己女儿凤霞的聋哑。

本来以为日子会这样平凡的过下去,虽然不幸,但也还是幸运的。

但是好像就好像路遥《人生》中说的那样: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随后的《活着》才是真真扎心的绝望:儿子有庆因为被抽血过多死了,女儿凤霞也因为难产死了,随后妻子家珍也因病去世了,最后孙子苦根也因为吃太多豆子给噎死了。

这一幕幕的绝望,是层层加码的,一步步的将福贵推到了地狱的深渊。

但是福贵却还是要活着,艰难痛苦的活着。

不为其它,只为“活着”。

这也揭示了《活着》的真谛:为自己本身而“活”,这才是活着的本质。

余华的《活着》和《第七天》,到底谁更让人“绝望”?

《第七天》封面

在《第七天》中,纵观杨飞的一生,那是非常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

从他被他母亲从火车上的厕所生下来,然后不幸掉到了铁轨上,被他的养父杨金彪收养开始,他的不平凡就变成了平凡。

何谓“绝望”,每个人的理解不同。

我的理解是:“绝望”就是永远失去自己最珍惜的。

书中,杨飞失去了自己心爱的妻子李青,那是绝望的。

杨飞的养父杨金彪因为绝症,不想再拖累杨飞,而独自出走后,渺无音讯,这也是绝望的。

鼠妹因为与伍超的“贫贱爱情”,一个选择了跳楼,一个选择了卖肾,那也是绝望的。

因为暴利拆迁被压死的父母与在世的女儿阴阳相隔,这是绝望的。

二十七个婴儿的不幸去世与干妈李月珍的离奇车祸,也是绝望的。

…………

余华的《活着》和《第七天》,到底谁更让人“绝望”?

《活着》封底

这么多的绝望连接在一起,按道理来说,确实是比《活着》更绝望的。

但在《第七天》中,余华很巧妙的把许多在世的绝望,延伸到了去世后的“希望”。

如果没有《第七天》中的“死无葬身之地”,那么“绝望”依旧还是“绝望”。

但是真因为有了那个平等的,充满爱的,没有怨恨的“死无葬身之地”,我们才知道了“绝望”之后还有“希望”。

只要有希望,那么就不再是“绝望”了。

所以《活着》和《第七天》相比,《活着》还是更触动内心的“绝望”。

而《第七天》是在“绝望”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两本书,连着看,你会收益更多的……

余华的《活着》和《第七天》,到底谁更让人“绝望”?

《余华》简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