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六的这些习俗,你知道吗?



送穷


正月初六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

还有一项颇具特色的岁时风俗:送穷。

在古代,人们希望在送走旧年的同时送走穷困,

迎来富足生活。




六朝时期,

送穷鬼的日子在正月末,“晦日,送穷”。

据《金谷园记》记载,

穷神是上古高阳氏的儿子廋约,

他喜欢穿破旧的衣服,吃糜粥。


人们给他新衣服,他就撕破,

用火烧成洞洞,再穿在身上。

后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

并说:“今天送穷子。”


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后来,人们在这天做粥糜,丢破衣,

在街巷中祭祀,名为“送穷鬼”。


唐朝送穷习俗普遍流行,

姚合《晦日送穷三首》,

其中一首说明当时送穷的景象: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

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宋朝送穷风俗依然流行,

但送穷的时间有变化,

大概在正月初六。

《岁时杂记》记载在人日前一日,

人们将垃圾扫拢,

上面盖上七枚煎饼,

在人们还未出门时,

将它拋弃在人们来往频繁的道路上,

以送走穷鬼。




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

老北京民俗,

这一天,

偶尔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

谓之送穷鬼。


河北邯郸人的“送穷”,是“送穷土、换富土”。

所谓送穷土,就是将煤渣窑里煤渣掏出,

送到村外十字路口。

煤渣是烧完了的无用之土,

因此是穷土,将其送走,

也就是送穷。

穷土送到十字路口后,

人们在上面烧香,祈求穷土四散,

来年家庭生活富足。




同时人们在外面背些新土垫入煤渣窑中,

新土因为尚未种庄稼,

地力肥厚,所以称为富土。

人们认为家里不富裕,

是因为有穷土,

于是就出现了“扫穷土”的风俗。





六六大顺


正月初六又被称为马日,

按照中国习俗,

多数商家都会选择在这一天开业。

因为“马”在汉语中多有着吉祥的寓意,

借“六六大顺”、“马到功成”之意,

寓意着新的一年,

财源广进、马到成功。




旧时开张,商家一般会做如下几件事。

门上要贴“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

营业前会大放鞭炮,

象征着生意红红火火,平平安安。

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

用秤杆敲打秤盘,

让店内响声一片,

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有的商家甚至会在初六开市前。,

找一个“全可人”(丈夫、孩子、公婆都有的妇人),

到各屋转一下,嘴里说吉庆话,

如“开市大吉、吉庆有余、事事平安”等。





行大运


除了“送穷”和“开业”外,

根据中国自古以来的习俗,

正月初六是外出的吉利日子。

这一天不仅适宜外出,

还应四处游玩。

旧时人们认为,在游玩时,

如果有意识地将行走线路定为一个圆,

便会在新的一年“行大运”,拿个好彩头。




· 今日互动 ·

明天就要上班了,

你准备好了吗?


文中图片来源有礼有节《传家日历》,版权归有礼有节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