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足够”买房的钱,没准还是不够

买房前没算好自己要付多少钱,险些违约

前段时间,同事小毛看中老家保定的一套总价120万的二手房,由于当时房价涨的很快,他没来得及考虑太多,就匆匆签约了。

小毛算了一下,按照30%的首付比例,自己只要先凑够36万就行了,剩下70%的84万可以走银行按揭。

接下来,小毛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并向父母要了10万,凑足了首付的钱。但没想到的是,两周之后,银行批给他的贷款额度只有60万,比他预计的84万足足少了24万元。

这还没算完,中介告诉小毛,契税与个税也得他出,算下来,小毛还得再掏4万多块。

小毛傻眼了。按照他与房主的约定,如果在规定期限无法交齐房款,视作小毛违约,要承担高达25%也就是30万的违约金。

于是,小毛只能一边四处凑钱,一边与房主协商,尽量延后付款时间。好在房主通情达理,把付款时间延后了10天,小毛才不至于违约。

这件事不仅让小毛狼狈不堪,同时也给我们广大首次购房的朋友们提了个醒:你以为“足够”买房的钱,很可能还是不够。

二手房按揭贷款额总比预想的少

很多第一次买房的朋友,往往只会注意“房屋总价”这一项,并据此准备首付资金。但即便我们知道了银行的贷款比例,最终下来的贷款额度,往往也比我们自己计算的少很多。

这是因为,不论我们要买的房子按多高的价钱成交,银行都只认可正规的房地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价格,并以此为标准进行贷款的发放。

拿上面的例子来说。小毛要付的120万房款,是小毛与业主商量之后互相认可的价格,也是小毛真金白银要付出的房款;但从贷款的角度来说,银行并不认可这个价格。

在现实的贷款流程中,银行会首先会委托专业的、中立性的第三方房地产评估公司,对你贷款房屋做出全面评估,并依据其出具的“评估价值”最终决定贷给你多少。

一般来说,房地产评估公司会依照房屋属性、所处位置、小区环境、历史价格等因素,综合给出一个评估价值——这个数字,才是你买的房子在银行眼里的价值。

按照经验来看,评估公司给出的评估价往往大幅低于市场价。如果是房龄较短的二手房,评估价可能相当于成交价的80%,最高能到90%;如果是房龄较长(10年以上)的老房子,这一比例有可能会降到60%~70%,如果房龄再长些(如25年以上),银行有可能干脆就不贷给你了。

银行自然不能做亏本的买卖了,更不希望贷款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尽量压低贷款额度,是防范风险的必要方式之一。

说到底,这事儿无解啊,谁让咱都没钱不是?谁让银行是债主呢?谁让银行有这种能贷二三十年的房贷业务呢?这么多钱你不管银行借,管谁借?

当然,一手房贷款时基本不需要评估,这意味着购房者可以拿到最高的资金杠杆比例。

永远不要忽略“税”的问题

除了上面说的贷款评估价差额之外,“税”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或算错的一个方面。

一直以来,二手房交易都有个“潜规则”——合同里写的金额,就是卖家要求最终拿到手的、实打实的金额,因此房子所涉及到的各种税,一般都由买家出。各种税费支出,同样占据了您一定的购房成本。

目前二手房买卖中,涉及到的最主要的税有两种:契税、个人所得税。除此之外还有增值税及附加税,但普通住宅免征,我们大多人可以忽略。

【契税】的计算依据如下:

家庭首套房,面积≤90㎡,按房屋成交价(或网签价)的1%收取;

家庭首套房,面积>90㎡,按房屋成交价(或网签价)的1.5%收取;

家庭二套及以上住房,按房屋成交价(或网签价)的3%收取;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依据相对复杂,而且各地征收的依据与标准也不一。大致来说,家庭唯一且产权满五年的住房,免征个税。除此之外的其他类型房产,按成交价(或网签价)的1%,或者本次交易与上次交易差价的20%征收。

其中,契税这部分相对固定,也比较好预估,即便有出入,金额也不会相差太多。

比较不确定的是个税这部分。由于不同地区的征收依据存在差异,如果估算错误,资金缺口有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大。

比如我在北京购买一套总价300万的房子,按照成交价1%征收,个税就是3万元,但按照交易差额的20%进行征收,有可能就是20万元甚至更多。

房子越贵,税费方面预估错误所产生的资金缺口也就越大。

好在,目前很多房产门户网站、大型中介网站都有“二手房税费计算器”,大家在买房前先去测一测,至少心里也有个底。

如何提前预估靠谱的首付款?

总结一下,怎样才能预估一个比较靠谱的首付款呢?

首先,不能按照房子的成交价算首付比例,而应该按照房子的评估价计算首付比例,而且最好多打点富裕。

可以向小区中介询问,但最好是向同小区刚买了房的人打听具体的评估单价,因为他们已经完整的走过贷款流程,因此能给你一个最真实的价格。之后,再根据评估价格与目前市价的比例,估算出你这套房子的相对靠谱的评估价,并按贷款比例准备好首付款。

其次,税费方面,契税比较容易确定,误差也基本不大。个税可以用上面说的用“二手房税费计算器”提前算一下,但最稳妥的做法,是到房产交易大厅或附近的税务所实地询问。那里一般都张贴了最新的税费收取标准与税率,这个是最准确、最靠谱的。

总之,在购买二手房之前,一定要预估并准备好足够的款项,万一因为自己的原因而面临违约责任,可就真的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