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一颗好心脏,有4大“指标”,养心做好“5多6少”!

心脏的跳动,维持着生命的延续。

一旦,心脏出了问题,则会威胁生命健康,甚至诱发猝死。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心脏,还是否健康呢?

心内科提醒:一颗好心脏,有4大“指标”,你都达标了吗?

指标一:脉搏,60-100次/分钟

脉搏,为人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

每一次脉搏跳动,都是由一次心脏跳动转化而来的。

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100次/分钟。

并且,跳动节律很整齐。

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

指标二:脖颈围,男女有不同

研究显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

一般情况下,男性颈围,不超过39 厘米,女性颈围,不超过35厘米。

测量时,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也就是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然后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

指标三:憋气,30秒以上

憋气时间长短,可说明心肺功能的好坏。

调整呼吸,深吸一口气,憋住,坚持时间超过30秒以上,则心肺功能很强大。

如果,憋气不足20秒,憋气时间越短,心肺功能越差。

指标四:舌头,柔软灵敏

现代中医学发现,舌头,对心脏病,有着很好的诊断意义。

从舌质的色泽,可看出气血的运行,并能判断心脏的生理功能。

心脏健康,则舌体红润,柔软灵敏、味觉正常、语言流利。

养护心脏,做好“5多6少”

“5多”

1、多吃豆

生活中,多吃点豆类,有益心脏健康,如红豆、黄豆、豌豆、蚕豆、扁豆、鹰嘴豆等。

豆类,营养丰富,低脂肪,高蛋白,有助降低胆固醇,促进心脏健康。

相关研究发现,每天吃130克豆类食物,可以使“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降低0.17毫摩尔/升,收缩压降低2.25毫米汞柱。

这些对于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2、多种油

养护心脏,食用油,要注意多种搭配吃,才更健康。

将亚麻酸类丰富的苏子油,油酸类丰富的橄榄油、亚油酸类丰富的大豆油、按1:2:2的比例,搭配吃,总量约25克~30克。

这样搭配食用,可吃全人体所需的三种脂肪酸,尤其是亚麻酸,是目前人体最为缺乏的。

苏子油中,富含的α-亚麻酸,属于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帮助降低心脏病、抑郁症、痴呆症和关节炎的风险。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心脏病患者,每日摄入1克Omega-3脂肪酸。

一些研究也表明,心肌梗塞幸存者,提高身体Omega-3脂肪酸水平,心肌梗塞复发的几率更低,心脏病死亡人数更少。

所以,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补充Omega-3脂肪酸,对于保护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3、多食红

红色入心,多吃红色食物,有益滋养心脏健康。

红色食物,具有活血化瘀之效,对心脏非常有益处。

此外,红色食物,还可起到减轻疲劳、抗衰老、补血、补心、祛寒等作用。

红枣、葡萄柚、西红柿、樱桃、红薯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日常养心,不妨多吃点。

4、多饮茶

经常泡上一杯养心安神茶饮,对心脏健康,十分有益。

人参百合玉竹茶,取人参、百合、玉竹,蒲公英,苦荞,一起泡水代茶饮。

人参,含有的人参皂甘,能强心气、补肺气,增加心肌收缩力。百合,可养心安神,养阴润肺,增强抵抗力。

玉竹,味甘多脂,质柔而润,护心脏,改善心肌缺氧。苦荞,可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脏舒张和休息。

蒲公英,清热去火,改善人参滋补容易上火的问题。

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是日常养心不错的代茶饮。

5、多呼吸

多做一做深呼吸,可增强心肺功能,还可吐故纳新。

早起后,找一处空气清新之地,练习深呼吸,吐故纳新、调养心肺功能。

吸气时,小腹微向外张,呼气时,小腹内收,使控制呼吸的横膈膜下沉。

“6少”

1、少生气

生活中,虽然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但还是要尽量减少生气等不良情绪。

经常生气,愤怒,可能会使心律中断、危及生命。

而生气等不良情绪,相当于生命“断路器”,会整塌个体的生命系统。

2、少熬夜

现代人,熬夜时间,越来越长,也越来越频繁。

长期熬夜的人,可能会出现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

夜间,人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更容易形成血栓,一旦长期熬夜,十分容易引发脑卒中和心梗等。

因此,从今天起,不要再继续熬夜了。

3、少喝酒

虽然,小饮怡情,但是,酒,是一把“双刃剑”。

酒精,会加速心跳,增加心脏负担。

国内专家认为,每天喝白酒150ml,持续5年以上,就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保护心脏,尽量少饮酒,最好做到滴酒不沾。

4、少吸烟

调查研究显示:每天只抽1支烟,会使男性冠心病风险增加74%,女性增加119%。

吸烟后,人体血液中,儿茶酚胺会升高,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高,增加心绞痛、心梗的发生。

不论如何,戒烟,才是对健康最有益的选择。

5、少劳累

劳累,可以说是心脏最大的“杀手”。

经常会看到,某某,因长期劳累后,突发猝死。

太过劳累,会使心脏负担明显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短暂的缺血缺氧,会引起动脉血管痉挛,加重心肌缺氧,严重时,会导致心肌梗塞。

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切莫过于劳累。

“短暂”的休息,是为了走的“更远”。

6、少压力

生活中,要学会给自己“减压”。

高压的不断堆积,会给心脏埋下一颗“炸弹”。

精神压力大,心脏病死亡的可能性要更大。

因此,经常给自己减减压,不要“崩”的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