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虧損超8億,瑞幸:還打算繼續虧下去

2018年前三個季度,瑞幸咖啡總銷售收入3.75億元,毛利潤為虧損4.33億元,淨虧損達8.57億元。但是瑞幸卻很淡定,回應稱全年的虧損會遠大於這個數,虧損符合預期。

虧損符合預期

瑞幸咖啡於2018年1月份正式營業,截止7月份已經開設660家門店,而僅僅在5個月後的12月25日,其第2000家門店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店正式營業 ,這也意味著提前完成了此前定下的2000家門店佈局目標。

營業不到1年、融資超4億美元(人民幣27.5億),它的發展和擴張速度驚人。但虧損同樣也驚人。

不久前完成B輪融資的瑞幸咖啡,財務數據被媒體曝光。今年前三個季度,瑞幸咖啡總銷售收入3.75億元,毛利潤為虧損4.33億元,淨虧損8.57億元。

但是瑞幸似乎對虧損數據頗為淡定,對外表示稱“對我們全年的虧損會遠大於這個數字。通過補貼迅速佔領市場是我們既定戰略,虧損符合我們預期。”

瑞幸咖啡擴張史

在2017年10月份的時候,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第一家門店在銀河SOHO開業。並邀請了WBC(世界咖啡師大賽)總冠軍井崎英典、意大利區冠軍安德烈·拉圖瓦達、中國區冠軍潘志敏出任首席咖啡大師,可謂是陣容豪華。緊接著,又邀請了湯唯和張震出任品牌代言人,這樣的陣勢,一看就是要幹大事的節奏。

其實瑞幸咖啡的創始人一開始不是做咖啡的,而是做汽車租賃的。原神州優車集團COO錢治亞創辦了瑞幸咖啡,並且依靠著自己出色的互聯網思維,讓瑞幸咖啡幾乎是一夜之間就快速崛起,得到了來自資本的青睞,並在蘋果手機應用商店美食佳飲免費榜上佔據了第一名的位置,可謂是線上線下雙線成功。

按照瑞幸咖啡的說法,“通過補貼迅速佔領市場是我們既定戰略,虧損符合我們預期”,那就意味著瑞幸會依賴資本帶來的好處,然後繼續擴張,通過補貼、營銷等方式來佔領更多的市場份額。

從今年1月份試營業以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消費用戶達1200萬,售出總杯量超過8500萬。也是因此,在B輪融資中,瑞幸咖啡再度獲得了同一批投資人的2億美元融資,投後估值達到22億美元。

在此輪融資後,瑞幸咖啡的賬面現金還有4億多美元,現金充足。短短5個月內,從A輪到B輪的投後估值得以翻倍,瑞幸咖啡的快速膨脹讓行業側目。而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用什麼方式盈利成為市場對其最主要的觀察方向。

中國咖啡市場

中國咖啡館行業正快速增長,未來市場份額仍有提升空間。根據Euromonitor的統計,2017年我國咖啡館行業總銷售規模1024億元,未來將持續快速發展。而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受益於居民消費水平提升、咖啡文化的逐漸滲透以及咖啡更強的消費粘性。咖啡因的成癮性註定咖啡有著更高的消費頻次。一旦咖啡文化滲透,很容易見證人均消費量的提升。

據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目前人均年咖啡消費量僅為5~6杯,遠低於歐洲每年人均消費咖啡734杯的水平,在近鄰的日本、韓國,每年人均消費約為300杯。國內像北京、上海、廣州等超一線城市,每年人均咖啡消費數量也僅在20杯上下,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

目前,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在700億元人民幣左右,約佔全球市場的0.5%,但年增長率達到15%,預計到2020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人民幣

,到2025年或超10000億元。

作為較早開始佈局的國內品牌,仍然需要在短時間內達到一個規模,形成先發的競爭優勢。這也就意味著,或許在未來幾年的時間內,瑞幸依然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以保證門店規模的擴張和品牌的營銷。

但是瑞幸同時也面臨著其他成熟咖啡巨頭的挑戰,在瑞幸咖啡如火如荼之時,9 月中旬,有著幾千家門店的星巴克也上了外賣,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商圈的300家門店

開始試點,計劃在年底前覆蓋30個城市超2000家門店。

10月8日,麥當勞也宣佈在上海推出麥咖啡的外送服務,上海的門店有近500家。

如果說此前這些巨頭還沒有做咖啡外賣的意識的話,瑞幸此舉徹底將巨頭們喚醒了,並且提前砸了重金,教育了市場,這為巨頭們省下了不少教育成本。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星巴克還是麥當勞,幾乎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忠誠客戶。

當瑞幸還在虧錢做咖啡外賣時,星巴克、麥當勞們已經在盈利了,那麼,瑞幸用持續虧損換來的流量和融資到底能不能讓它留存住客戶,它未來的命運會如何,誰也說不準。

總之,流量只是擴張的一個手段,但絕不是留住用戶的長久之計,餐飲行業想要做的長久還是要靠好的產品和服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