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后他们为何忙退货?

“双11”后为何忙退货?

经历过“双11”的购物狂欢,近日不少市民收快递收到手软。与此同时,市区的快递速度也明显比平常慢了一拍。昨天,在市区南苑一名快递员告诉记者,这十多天都是加班加点,其中退货量多了一半。网购的物品是否满意?真的“省”了吗?退货率如何?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发现,“火拼”后有市民悔称“剁手”需理性。也有人表示,网上还是有很多好货的,但需提前做好攻略,才能“买到就是赚到”。

网购“剁手”需理性

“买了10件退6件,基本可以告别‘双11’网购了。”日前市民李先生在朋友圈如此感慨,不少网友调侃“快递行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双11”的优惠,所以自己早早做了准备。“有些是预付款的,有些是‘双11’当天临时加单的,10件衣物花了差不多3000元,算下来也不算太便宜。”但最让李先生郁闷的是,收到快递后发现不少衣服与理想中有点差距,“大小不合适、质量不好、有些还有色差……”鉴于这些原因,李先生先后退了6件货,“没有买运费险,快递费倒贴了30多块。”

“冲动是魔鬼啊!”提起“双11”网购,李先生懊悔不已,“说是不买了,但明年可能还会冲动。不过应该不会买这么多了,‘剁手’还是要理性。”与李先生相比,市民小静的消费要聪明一些,她在“双11”当天拼单消费共6件,并全部买了运费险,在等货的时间又在网上对比价格,发现有一件厨房搁架价格并不便宜,收到邮包后马上通知退货,由于多做了功课,其它几件商品都比较满意,只有一件衣服尺码不对退货换码。

快消品值得购买

家住市区柳湖花园的刘女士“双11”可谓“收获颇丰”,当天一家老小的衣物及日用品、生鲜总共购买了30余件。刘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还有5件在路上,已到货的基本满意,“只有两件衣服尺码不合身退掉了。”

“双11”不少电商打出促销活动,对此刘女士表示,她在生鲜店网购的生鲜基本是半价,再加上满减券还是划算的,买到等于赚到了。但是衣服鞋子购买仍要谨慎,“买了一双鞋子比实体店价格便宜100元,后来发现实体店也在搞‘双11’线下活动,折扣应该差不多。”明年“双11”该如何“备战”?刘女士建议,可以根据家庭需要购买一些生鲜和日用品等快消品,这样便宜还实用。“像衣服鞋子这些,如果不想退货的话最好先到实体店里试一下,选好款式和尺码。总之要根据个人需求,多花时间提前做好规划,而不是为了折扣跟风乱买。”

长期关注价格计划性购买

“有的商品,原价599元预售299元,但是可能此前已经优惠的时候就卖259元,若长期关注这个商品的价格,就知道这时购买并不是最便宜。”市民郑女士表示,她现在基本上都是网购,很少在实体店买东西,但购买时也更趋于理性。刚刚过去的“双11”,郑女士网购了10多件东西,退货只有1件,基本以家居类为主。“像卷纸那种东西,本身就不贵,再搞活动便宜也才三五块钱,没有太大差别。进口的产品便宜多点。”熟悉网购的她早已摸清“套路”,“平常基本上都是网购,所以也不集中在‘双11’买了”。

记者的朋友老余是个车迷,一直喜欢倒腾改装。他在“双11”那天下单一对车用喇叭588元,但因为没有及时付款卖家当天就停售了,如果再买要恢复原价788元。老余没有急,而是在“双11”后关注淘宝的二手交易网站,果然没几天就有网友转让刚买的这款喇叭,虽然已经安装了一次,但商品还是新的,更关键的是该商品转让价只要400元,几乎是正常价的对折。及时收入囊中的老余建议,如果“双11”准备大抢购,还是要长期关注商品价格,不要单纯受网站宣传的影响,“若长期关注某个产品的价格,就会知道‘双11’购买是否最划算,另外要有计划性地购买,买自己常用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