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何意思?哪三人和三欲?

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傳承源遠流長,作為炎黃子孫一脈,從古傳承至今的我等後輩總是奉守先人的教誨與經驗,在為人處世上得以玲瓏八面。經過數千年的沉澱,中國的語言文明與文化一直處於不斷繼承與持續發展的狀態,其中以文本格式和口口相傳兩種語言體裁居多。

而說起口口相傳的語言格式又分為詩詞,對聯,歇後語,俗語等多種表現方式,在這些之中流傳最廣泛的就是人人都能聽懂並熟練運用的俗語了。俗語作為一種朗朗上口且能言簡意賅地將寓意表達清楚的民間語言文化傳播形式,一直以來都得到較為完整的傳承,並也因為這樣的特點和形式,使得它在歷史長河中不至於被湮滅。俗語:“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是何意思?哪三人和三欲?

有句俗話說:“人窮不思三人,沒錢不貪三欲。”這句話對於處於貧困中的人來說可謂是一針見血。也就是說,想要脫貧,必須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並且要按著意思去奉行,才有可能真正脫貧。

首先是“人窮不思三人”,這其中的三人即貴人,情人和仇人。首先,不能想貴人。對於許多人來說,在人生困頓低估的時候遇到一位為自己指點迷津並且施以援手的貴人是如雪中送炭一般的可貴的,但是貴人的出現很容易讓人產生一勞永逸的懶惰和依賴心理。說白了就是人在希望得到幫助時往往會放鬆自己以至於頹廢,所以遇見貴人這樣的事不能想象,而應該兢兢業業,適時停歇等待,但最要緊的還是自己的態度和作為。

其二,不能想的是情人。人一旦陷入感情糾葛便會如亂事纏身一般放下了本來職責和努力,導致功虧一簣。而且“情”這個字是在讓一直以來都在努力的人放下事業而一味地投身兒女情長,從而喪失了本身脫離貧困的可能。試問一個喜歡沉溺在溫柔鄉的人,又怎麼會願意在現實中刻苦發奮呢?

第三,不能想仇人。仇人也稱復人,也就是心裡想著要去報復的人。通常將仇放在心上的人都不會有什麼作為,因為他們的心已經被身外之事滿滿佔據,無法再拿出精力去應對追求美好生活而遇見的挑戰了,所以心思都在“有仇必報”上面的人都很難有脫貧的可能。

後一句話寫到:“沒錢不貪三欲。”這其中的三欲是指物慾,勝欲和鬥欲。

第一個物慾,顧名思義就是對身外之物的追求。當一個人太過重視身外之物而忽視了自己本身要達到的境界之時,就相當於自我墮落和放棄了。比如說,每個月都會賺相同數量的錢,在以前這些錢會用在養家餬口上,生活便會逐漸好起來;而在後來,這些錢中的很大一部分被用在了買自己心裡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改善生活所用也就不足了,這就是導致生活水平一直無法提高的真正原因。

第二,不能有勝欲心理。勝欲即爭強好勝,這樣的心理通常會讓一個人糾結於某件事的成敗,而不計結果,從而導致本心發生變化,到頭來做了許多無用功還一無所得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因此這樣的心理在脫貧之路上是萬萬不能有的。

第三便是鬥欲,即好鬥好比較的心理問題。這種心理跟勝欲並沒有太大本質區別,但是造成的結果卻比勝欲慘烈。喜好勝欲的人好歹會對成功進行追求,而喜好鬥欲的人則是為了鬥而鬥,完全不計結果,這可以說是人在脫貧之路上的最大阻礙。因此這六件事中的每一件都不可取,否則一切努力,便都成了泡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