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血压不稳要防五种错误观!

人们在对高血压的预防和诊疗中,存在很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必须给予澄清,否则十分有害。

【黄灯当绿灯】

135/85mmHg是理想血压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正常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30mmHg,舒张压小于85mmHg;而理想血压是收缩压小于120mmHg,舒张压小于80mmHg;正常高值是收缩压130~139mmHg或者舒张压85~89mmHg。135/85mmHg不是理想的“绿色血压”,而是正常高值的“黄色血压”。应该警惕血压变“红”,患高血压病。

【与瘦人无缘】

这种说法不准确。因为引发高血压有十大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只是危险因素之一,胖人得高血压的几率大于瘦人,不是说胖人一定得高血压。瘦人一定不得高血压。如果瘦人有多个其他危险因素,也容易得高血压病,因此说“高血压与瘦人无缘”就过于绝对了。

【彻底治愈的观念】

由于高血压病是一种发病原因复杂,病情进展缓慢,病期较长,且需终身治疗的渐进性全身性疾病。现阶段而言,高血压不可治愈,但是可以控制。应该针对血压增高的不利因素,长期坚持并实施综合性的非药物疗法,达到治疗的目的。彻底治愈的全胜观不科学,也有害。

【快速降压的速胜论】

血压降得越快越好,对吗?不对!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人体对此有一定调节能力,若降压过急,超出调节范围,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能保证,血压降得过快或过低会使患者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因此应尽可能使用长效药,减少血压的波动,平稳降血压,防止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保护靶器官。推荐使用长效抗高血压药使血压缓慢平稳降低。

【单纯降压的指标主义】

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应因人而异,不可一律追求正常血压值。正确的做法是根据患者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可过度降低血压。老年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暂定目标:收缩压<160mmHg,最终目标:收缩压<140mmHg。

【单靠药物的单边行动】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该采取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基础治疗,即使开始用药物治疗时,也必须长期终身持之以恒地坚持非药物治疗的配合方可收效。

非药物措施主要指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饮食、心理和行为等防治措施。如适当限盐,减轻体重,补充钾、镁,合理调配饮食,运动及忌烟,防止过量饮酒等,目的在于降低血压的同时,预防或减弱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单纯依赖降压药,不做综合性的治疗是错误的。一边吃降压药,一边酒照喝、烟照抽、大鱼大肉一个都不能少,是不正确的。

高血压的病因较多,因此,治疗也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方法是:选择适当的药物,注意劳逸结合,饮食少盐,适当参加文体活动,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的睡眠,肥胖者减轻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