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银行承销IPO不再独占鳌头 中资银行奋起直追

在没有国际银行的帮助下,中国的银行在港交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12.3亿美元。

天津银行在香港首次独立发行股票(IPO)是中资企业对华尔街冷淡的最新例证。

中国企业的首次公开市场发行一直是在香港的国际银行的传统命脉,因为其给亚洲提供了大量的投资银行费用。但现在这种情况在改变。

天津银行将国际银行排除到了承销团队之外,其在周二(3月15日)给香港的投资者带来了12.3亿美元的交易。

汇金网梳理全球数据处理公司的数据显示,这是过去20多年来港交所第二家不以国际银行作为承销商的 IPO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公司。另一家公司是中国券商中信证券有限公司,其于2011年IPO市值超过18亿美元。

因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担心。今年香港股市收益明显低于其他股票市场(上图可见)。甚至当全球股市交易量很低的时候,香港股市明显不及其他市场活跃。

中国公司正在步入国际银行的视野。

越来越开放的中国让一些银行家质疑香港正在失去其连接中国企业和全球投资者的作用。

天津银行获得了七个中国原始投资者总额5.6亿美元的原始资金,其募资总额为12.3亿美元。

中资银行赢得规模更大的中国企业的承销委托,如下图所示。他们从国际公司聘请了一些银行家。也吸引了一部分中国国内原始投资者以帮助交易顺利进行。

今年迄今为止,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是全球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商银行。但是三家中国银行跻身首次公开发行承销商全球前十。

在中国的银行崛起之际却碰上了香港市场整体疲软。汇金网梳理全球市场数据处理公司的数据显示,香港2016年举办了不到12次IPO,募资总额为8.53亿美元,相比之下,去年举办了19次IPO募资总额13亿美元。今年截至目前,募资总额是2011年以来的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