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版《追捕》,还是不太行啊!

无论如何,吴宇森的新片《追捕》也是本周大热的院线,毕竟有经典IP,跨国全明星阵容,以及,昔日港片的顶级大导演吴宇森。

不过,从豆瓣的评分来看。

感觉还是不太行,接近于吴宇森导演生涯最低分了,友邻评分与豆瓣评分双低。

当然了,还是好于10%的悬疑片。

比如,下面这些:

也好于7%的动作片:

当然,提到这一部《追捕》,我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当年的那部经典,《追捕》

1978年在我国公映的《追捕》是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的首部日本电影,公映后火遍大江南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影响了几代人,高仓健也成为男女通杀的男神。

之前听说吴宇森导演要把西村寿行这本小说再度搬上银幕时,还是有那么一丝期待的,毕竟这位十四年没“碰”枪的导演,可以重新回归动作片领域,总让人有些期待。

按照吴宇森的描述,这次是改编小说而非翻拍电影(尽管片头字幕给出的是改编自小说及电影)。

影片开头就以它的方式来致敬经典版《追捕》。

它安排张涵予版的杜丘在酒馆里与紫雨聊起当年的日版《追捕》,一边向老版表示敬意,一边明确新版将是当下时代的全新的故事。虽然,故事又是相同的。这里也稍微有点间离的感觉。

但,仅是这一场戏存在若干问题:运镜业余、表演尴尬,作用只在点出两位女杀手的身份,与杜丘的一面之缘,基本没啥作用。尤其还要尬聊经典版《追捕》的台词,叫人随时出戏。

日版《追捕》

先用上面的方式,让角色跳脱情节之外,之后又回到那个熟悉的故事当中——被冤枉的杜丘展开了逃亡之路。

我们才发现:背景、人物、故事,基本换汤不换药,还是老版的样子嘛。既然张涵予版的杜丘这么喜欢当年的《追捕》电影,他就没有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遭遇是跟当初的电影情节有多么相似吗?

既然你这么熟悉原版剧情,完全可以按原版预料出接下来的案情走向嘛!何必搞得自己那么辛苦。

杜丘与警察周旋的戏得的不好,浪费了猫鼠游戏的设定。相反,矢村每次都能很轻易找到杜丘,不愧是“神探伽利略”。而警察每次不小心让杜丘跑掉,都是故意放他走,也是醉人。

非常伽利略吧

当然,吴宇森的动作戏还是保持了他一贯的水准,毕竟他的强项就在那套动作戏的视听语言上。

对比之下,文戏的把握就非常糟糕了,文戏与动作戏之间的转场衔接非常生硬。一些剪辑手段明显是在弥补过失,在剪辑上应该是修改了威尼斯电影节影展版的一些问题。据说,威尼斯版似乎更加不行。

杜丘的职业属性也没能充分利用,一个被冤枉的人却没能利用他的律师身份,职业属性仅沦为一件摆设,同样稍有遗憾。

原版的身份虽然是检查官,但他对待法律的态度随处可见,始终都在质疑法律的公正,原版的杜丘在片尾时说对矢村说下这样一番话:“对于法律我一直在想,我想执法者不能只站在追捕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应该考虑一下被追捕者的立场。”

法律与他所处的社会有一种不可协调的矛盾。在新版中,对法律的质疑逐渐弱化,到了片尾,已经变得微乎其微。

原版的真由美是牧场主的女儿,并有效利用了牧场,杜丘躲避警方追捕时,在山中冒险救下真由美,真由美也有两次骑马去救杜丘,这也是大家非常难忘的经典瞬间。

新版中,我们只听真由美说她多喜欢马,却不让马参与剧情,也不见与马有什么互动,浪费了牧场设定。

她与杜丘一开始开始就见面了,也没有什么感情培养、患难与共的基础,直接就亡命天涯了,很可以。

原版的AX药剂,背后引出一股无形的力量,是权力机构透过精神病人群体来清除激进分子的,与日本当时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也是非常社会派的设定。

新版中,药剂变成了简单粗暴的“变种武器”,失去了原版的社会意义。目的也只为服务于动作戏,让仓田保昭扮演试药分子,大概目的只有一个,安排一场供他发挥的拳脚大战。

新加入的女杀手拍档和真优美的前男友,也都是毫无作用的角色,即便删掉对剧情影响也不大。女杀手还不断出现逻辑硬伤,拖慢影片的节奏。

首先是紫雨与杜丘的一面之缘,变成了她的一厢情愿,直接导致暗杀行动中的感情用事。编剧显然还在刻画两名女杀手之间的百合倾向,所以红霞对紫雨执行力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是有醋意在是心头。

其实影片在剧情逻辑上的问题一大堆,紫雨叛变酒井的转变非常突然,缺乏过渡;

真由美死去男友的故事也是个鸡肋设定,她与杜丘的隔阂并没有什么作用。这样的编排,只会让两者的相遇变成巧合,她对杜丘的好感转变得同样突兀。

为了迎合国际市场,角色们操着中、日、英文多国语言对白,好不热闹。

可这些对白产生的效果却极为难堪——杜丘同日本人接头说蹩脚中文,日本社长和女儿相互说英文,杜丘和矢村在片尾相互说着对方的母语,却也能够相谈甚欢。

实际上,如果吴宇森老实拍一部全日本阵容的日语电影,效果起码可以比现在高出不少。

这部电影,也是当下合拍片普遍的阵容混搭畸形产物,只是想组成多国阵容,最大程度换取票房,却不考虑这样的组合,在制作上带来的问题,首先是在对白语言上的混搭,索性一通胡来。

导演深知道情怀牌的重要性,新版《追捕》同样有太多的吴宇森的符号在其中,但是它们的构成全然是硬拼硬凑的标签元素。

比如,吴导每部电影都要放鸽子,已经完全不让人意外了。车子撞进路边鸽笼,飞起的鸽子为动作戏增添了气氛,其中一只鸽子还帮杜丘摆脱了挨拳头的命运。

一种变相的双枪

双雄角色与男性情谊,是吴宇森从张彻那里继承的特色,原版戏份不多的矢村,在新版中成为双男主之一。

可以对应《喋血双雄》中的警匪双雄,《追捕》中的警匪关系由敌化友的转变同样不可信。双枪的招牌动作由红霞完成,两位男主角戴着同一副手铐左右开弓,则是另一种变相的双枪。

《追捕》中的桥上游行,可以对应《喋血双雄》里的龙舟点睛;女杀手拍档和酒井社长的关系,可以对应《纵横四海》偷画大盗与养父的关系。

不过,不能一说有这片由情怀,我们就要买账,它们起码应当安排在合适的情境之中。导演一边硬凹国际感,一边又要强行加入了自己的风格元素,缅怀过去,反而各种违和。

一次次彷徨于内地的电影市场的吴宇森导演,恐怕再一次让影迷们失望了。虽然,我们很多人都曾是吴宇森导演之前电影的粉丝。于是,失望之余,可能还有几分遗憾。大概,真的是导演已老吧。

而影片本身,也有网友吐槽,全片还不如张涵予之前唱歌的车祸现场好看。

这个,我是认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