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40%!车主喜迎“五连跌” 可怜的产油国却连银行“保不住”

国际油价为何“暴走”?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国际形势影响,以及5月美国欲对伊朗实施的“禁令”导致外界担忧原油市场供不应求,油价暴涨。

此后,特朗普也考虑油价上涨的不利因素(作为车轮上的国家,美国民众对油价上涨尤为不满,影响特朗普的支持率),所以特朗普“拉上”沙特来增产。

不仅如此,美国因页岩技术的提高,以及此前对于石油出售“禁令”的取消。美国在今年不仅一举“拿下”全球最大产油国“称号”,还75年来首次实现美国独立的能源梦(即美国原油出口大于进口),这也标志着未来美国或将步入石油出口大国的行列。

再加11月份美国对伊朗石油出口选择暂时性豁免,导致原油市场的供求局面一下就反转,10月中旬起,油价进入“暴跌”时代。

美国WTI和布伦特原油在短短2个月内最大跌幅达到40%左右。

欧佩克减产也“无用”?沙特只能……

面对油价的大跌,不仅欧佩克“坐不住”,就连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也纷纷加入减产行列。12月在opec+会议上,计划减产120万桶/日。然而近日国际油价仍在进一步走低。

对此,沙特的银行“没法子”了。据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两家最大的银行国家——商业银行与利雅得银行日前已开始就潜在的合并进行初步谈判。如果两家银行最终合并,新银行将拥有1820亿美元资产,并成为海湾地区第三大银行。

事实上,在海湾地区的银行严重依赖政府存款,但以石油为生的沙特因油价的“暴走”面临着存款规模目前正与原油价格同步下降的现状。为了在油价下跌时期寻求保持竞争力,因此该地区银行合并势在必行。

不仅仅是沙特,例如科威特、巴林、阿曼等石油大国的一些银行也在探讨合并事宜。

中国车主年末“大礼包”

对于石油出口大国来说,油价走低后日子过得“紧巴巴”,可是对于中国这一大石油进口国来说,车主可算是享受到年末福利了。

自9-10月油价“四连涨”后,我国又立马引来油价“五连降”,自今日零时起,国内油价再下调。这次油价调整后汽油下调370元/吨、柴油下调355元/吨。

折算后92号汽油每升下调0.29元/升,95号汽油每升下调0.31元/升,0号柴油每升下调0.30元/升。这就意味着,按一般家用汽车油箱50L容量估测,加满一箱92号汽油将节省约14.5元。

那么,对于来年“第一调”(1月14日)出现“六连降”,你认为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