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兵支书”:脱贫路上立新功黄昌俊

“当过兵的人,就要退伍不褪色,脱贫攻坚战场上勇担当争先锋。”参加过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荣立战功的舒继学,1984年退役回到江口县双江镇镇江村,从事村级工作几十年,从村干部到村支书,带领村民奋战在脱贫一线,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至8815元。

“大元坡公路建成后,在两山上建起4000多亩精品果园和优质烤烟基地,每年村民可增收1800多元。”近日,舒继学又组织群众发展2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土地已经平整,可以下种了”,有产业项目支撑,村民奔小康的信心十足。

江口县充分发挥铜仁市创建军民融合示范区优势,在优秀退役军人中培养一批“兵支书”,成为脱贫攻坚带领村民致富的“有力武器”。

该县对全县复退军人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实行“一人一档”,动态跟踪管理,着力把优秀的复退军人发展成为党员。以乡镇为单位建立复退军人适用人才库,通过“两推一选”方式,培育选拔村支书、村主任。目前,全县有“兵支书”12人,“兵主任”8人,村“两委”中有复退军人24人。其中党代表11人,人大代表18人,政协委员7人。他们所在的34个村中,所有村都实现了脱贫。

该县制定出台激励保障措施,组织“兵支书”等定期参加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理论学习、实用技术培训,对表现优秀的推荐参加学历提升培训。注重提高“兵支书”在“两代表一委员”中的比重。明确对发展村集体经济贡献突出的“兵支书”,每年拿出不高于当年村集体经营性利润增长额的5%予以奖励。规定获得1次省级及以上表彰、连续2次获得市级表彰的“兵支书”,任期内享受乡镇副科级干部经济待遇,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激情。

像这样的“兵支书”典型还有官和民族乡土家族退伍军人田平。2008年退伍回乡后,把部队学到的知识用于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组织村民依托荒山资源发展养殖业,被村民全票选为县、乡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他们组建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有上百户贫困村民参与了入股分红以及就业。一年生产的数万羽飞山鸡打入了省内外市场,农民人均收入成倍增长,全国深度贫困村新田村全面实现脱贫。(特约通讯员 赵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