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图事」90后网红民警二喜的养成记

26岁的于喜山,这个东北帅小伙儿,在天津是无人不知的网红民警。他身着警服提醒网友赌球、低价团、电信诈骗、传销等危害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瞬间成为一枚新晋鲜肉网红。

26岁的于喜山,这个东北帅小伙儿,在天津是无人不知的网红民警。他身着警服提醒网友赌球、低价团、电信诈骗、传销等危害的视频被上传到网络上,瞬间成为一枚新晋鲜肉网红。挺拔的鼻梁、大大的眼睛,配上常年锻炼好身材,他一夜之间成为大家推崇的“民警欧巴”。

2018年一个秋天的工作日清晨,天津水上公园周边的路被上班族堵得水泄不通,车流停滞,不时有人将头探出车窗,好奇地将目光越过路边的绿化带看着河边的景象。几名穿制服的警察分别举着一个摄像机、一套收声设备、一个补光灯,路过的人大多以为是在拍摄电视剧。众多年轻的脸庞当中,有个长得格外俊俏,把剧情演得格外生动,那个人是于喜山。

最近,于喜山和同事们正忙着制作一档防骗宣传节目——《二喜警官》系列栏目,其中有《二喜警官的日常》、《二喜警官说防范》以及和粉丝互动的话题,既从实际出发,又展现了民警的风采,受到了大家欢迎,并借着微警务带市民深入体验警方工作,一天创下数十万点击量。

很多人会猜想,这样一个帅小伙,真的是警察吗?难道不是学表演出身的?事实上,他是个不折不扣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专业的高材生。为此,我们来到天津市公安局,为你揭开网红警官“二喜”的幕后生活。

时间退回到21世纪初,刚上初中的于喜山特别喜欢看《重案六组》、《陀枪师姐》等警匪电视剧,“我表哥和表姐当时在刑警学院上学,又加上当时看了电视剧,我就上网搜哪所公安院校最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这八个字不仅深深地进入了于喜山的眼帘、印在了心里,更是被他写在了学校课桌的桌布上,为此老师很是恼火。“于喜山!我知道你想考公安大学,但是你也别学鲁迅往桌子上写啊!”十几年后,爱表演、擅模仿的“二喜”学起老师当年的口吻,依旧生动活泼。

高考前,急性阑尾炎让于喜山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失之交臂,“我要是不复读再考一次,我也许现在就是个‘程序猿’了,当时已经被一所工业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录取。”他安慰自己:电子信息工程,多好啊,去吧去吧,去上大学,何必自讨苦吃多耽搁一年?然而,他还放不下自己从小就心心念念的那套警服。去学校报道之前,复读的念头突然在于喜山的脑子里闪现。

复读的个中艰辛很少有人能够体会,“高四”的那一年,恰巧于喜山赶上了教材改革,“数学加了很多微积分的知识,我前一年都没学过。” 制订好复习的大体方针后,他开始耐心地打磨自己,与时间共舞,与课本厮守。想要考上公安大学,不仅要成绩好,体能也是考量的一部分。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 晨练、早读,吃完早饭后就开始准备上午的4节课;午休后,喊完口号,又精神饱满地战斗4节课;伴着一阵阵此起彼伏的蝉声,书声琅琅的晚读、静谧温馨的夜自 习,于喜山独自走向操场开始了体能训练,跑得大汗淋漓,筋疲力尽,回家也挑灯夜战到深夜……如今身材精瘦的他,当年足足有170斤,长跑、跳远、俯卧撑这些对当时的他来说可不是件容易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个下午,阳光柔和明媚,像一坛酿了许久、甘醇可口的美酒。590多分的高考成绩,让他顺利迈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大门,“心里没什么太大的波澜,因为我付出的努力就应该上我想要去的学校。体能分数也挺高的,但比较让我生气的是一点儿也没瘦。”说到这句,于喜山笑个不停,随后又补充道,“别急,俩月以后就瘦了。”那是他刚刚入学后的军训,在部队的一个半月训练让他整整瘦了30斤,“当时我们一起入学的好几个同学都因为军训太苦而退学了。我就想,我好不容易扛过来,我怎么可能退学?”

大学的他加入了学联和校辩论队,作为“一辩”的他逻辑清晰、表达流利,既有理论支撑,又不乏幽默。大二那年, 辩论队队友推荐他去参加学校里的主持人大赛。复赛第一,决赛第二——这个成绩让他在人人网盛行的年代在同学之前迅速火了起来,“我以前总觉得我的名字特别土,老家的长辈起名字要按照辈分。自打那件事之后,我总是特别自豪的告诉别人我叫于喜山。”后来他还在学校歌手大赛获得了第三名,“这是好多年前的故事了。”于喜山笑着说,这段经历为日后的故事埋下伏笔,北京卫视的《最强阵容》是他第一次登上综艺节目,虽然现在大大小小的综艺参加不少,但他一直感激着导演的知遇之情。

在第十九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颁奖典礼主持人选拔大赛上的一段短片中,于喜山对未来的憧憬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他说,“不管我以后是在普通派出所,还是在边防小村庄,只要我穿上警服,我就无怨无悔。”毕业之后,于喜山被分配到了天津市公安局金街治安派出所做一名治安民警。和做宣传工作不一样,治安民警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接处警及巡逻等工作,那段时间的磨炼,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他说,落差是肯定有的,穿上警服,是我一生的梦想。荣誉代表过去,未来任重道远。

在平凡的工作中,于喜山把东北人独有的幽默和辩论队练就的口才应用的游刃有余,表现出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记得有一次出警,几位阿姨一直在吵架,巡逻民警赶到后,她们依旧吵得不可开交。所里前台指示于喜山去把阿姨们接回所里继续调解,刚到现场,她们兴奋地和于喜山聊起天来,早就把纠纷的事儿忘了。聊到最后,还要给于喜山介绍女朋友,就这样一来二去,几位阿姨的火气也消了,和和气气离开了。还有一次,于喜山给集资受骗的老年人统一做笔录,老人看见这位“小鲜肉”后一直在问“你是演员吧?”“你们这儿录节目呢?”“你体验生活来 了是不是?”把于喜山弄得哭笑不得。

2017年春节前夕,值了一夜班的于喜山和师傅李涛走进理发店后遇到了“新春走基层”采访的央视记者,因为责任、因为担当,于喜山放弃与家人的团圆,履行着当初入职时的那份承诺。面对采访,他留下了思家的泪水。正月初一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作为青年民警 大年三十兢兢业业坚守岗位的故事,那一天,他的微博涨粉五六万,不少人表示这是第一次被《新闻联播》圈粉儿。播出之后,很多朋友在过年期间给他快递家乡特产,以及送饺子,让他很感动。

第一次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可激动了!”自那之后,不断有人在微博上或和他打招呼,或找他咨询法律问题,他都一一耐心回答。还有的时候,有人到派出所报案点名要他出警,虽然当时不是于喜山当值,他还是迅速到了现场。

从上大学的时候,于喜山就喜欢参加比赛,也很喜欢播音主持和唱歌,他曾参加由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警察警务技能竞技类节目《警察特训营》,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特训选手”荣誉称号;录制中央三套声乐比赛《越战越勇》;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之“中国精英?行业骄傲”正义联盟,代表“青年基层派出所民警”讲述基层民警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当代90后青年民警正能量,体现公安民警的青春和风采。

从上大学的时候,于喜山就喜欢参加比赛,也很喜欢播音主持和唱歌,他曾参加由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大型警 察警务技能竞技类节目《警察特训营》,荣获“社区民警”比赛全国第二的好成绩,并被公安部授予“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特训选手”荣誉称号;录制中央三套声乐比赛《越战越勇》;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 上》之“中国精英?行业骄傲”正义联盟,代表“青年基层派出所民警”讲述基层民警的感人故事,展现了当代90后青年民警正能量,体现公安民警的青春和风采。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并且成功PK掉北大研究生,获得冠军。

逐渐有了粉丝群后,微博上的私信络绎不绝,没时间挨条回复,他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直播,回答网友的问题。最多 的时候,他一个月有25天都在直播,被新浪微博评为“年度公益主播”。 “既要亲民,又得有警察的形象和专业度,这是对我最大的挑战。”于喜山说,不同于线下的宣传,直播面对的人群更广泛,影响也更大。

目前,于喜山的微博粉丝已经有10余万人,粉丝问的问题包罗万象,有丢东西的,有咨询法律的,有问政策方面问题的,甚至还有问他今天限号的数字是几?于喜山都会及时回复,他说:“既然粉丝问我了,就是对我的一种信任,我就觉得肩上的责任很重,所以每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我都会很开心,因为这是粉丝对我的认可和工作上的肯定。”

自从《二喜警官》系列栏目得到了各界关注后,天津电台也邀请他在交通广播开设《二喜警官说案例》的节目,期间,他为了把栏目做好,不光是要拍视频,还要找案例、写剧本,连演员都是从公安局里找的,大家平时还要忙各自的工作,都是抽时间去录视频、上节目,每天就跟赶场一样。

目前于喜山在天津市公安局指挥部新闻宣传中心工作,他说现在取得的成绩都得益于领导的大力支持,他永远记得领导对他说:作为一名宣传民警,不仅要展现出当代公安民警的正能量,还要把防范意识传递到每一位百姓心里!比如他还直播了天津市公安局指挥部新闻宣传中心举办的《我要是警察》系列活动,通过现场演示、体验互动,向社会各界群众传授防身自卫、反恐识恐、防盗防骗、防拥挤踩踏、交通消防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和网民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于喜山说:“我是警察,有职业自豪感。民警也要与新时代接轨,通过时下最流行的方式,向大家讲述民警的从警之路。视频里虽然拍的是自己,但其实是千千万万基层民警的缩影。我想向大家展现出公安民警不为人知的一面,让群众了解公安民警的另一面,展现出民警的正能量。”目前,于喜山正在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群众的自防意识,使讲安全、说防范的二喜警官成为百姓心中的一张名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文/王敬怡 图/姜晓龙 设计/陈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