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长在泥巴里的“米”,是潮汕人一日三餐当饭吃的美食


在潮汕有种特有的“米”,生长在泥巴上面,学名叫“寻氏短齿蛤”,外表小小个。


脱壳后,和米粒般大小,俗称薄壳米。
薄壳米的吃法很多种,可以直接炒韭菜,韭菜的香甜搭配薄壳米的鲜嫩,一勺一口,薄壳米的鲜嫩在嘴里绽放。
也可以成为粿料。潮汕的粿料成千上万,能做成菜的食物,都是粿料。所以鲜嫩饱满的薄壳米必定要包进粿中的。
薄壳最正宗的吃法,是配上蒜粒 金不换激火猛炒;
快速翻炒薄壳,加入调味料;
炒薄壳米最高的境界是薄壳米熟了,但没脱壳,这时的口感鲜嫩,汁液饱满。
潮汕人对于这种又便宜又美味的食物爱到了可以一日三餐当饭吃的地步。所以当地人把薄壳成为“不是米的米”。全国各地仍有很多美食不为外地人所知,你的家乡有什么小众美食吗?欢迎在评论中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