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漾会”啰!

每逢农历的八月到十一月

贵溪农村乡镇集中商品展销

一般叫 “物资交流会”

贵溪人俗称“漾会

十月廿一到十月廿四

是流口镇“漾会”的日子

没有去过漾会现场

漾会地点设在流口镇集镇,来自各地的1000多个体经营商户们搭起的商铺摊棚一间连着一间,足有几公里长。摊主主要来自附近的四邻八乡,还有城里的生意人。

交流售卖的货物主要有各式服装鞋帽、家用电器、农用物品,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瓜果,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摊位塞满了临时搭建的集市。

从四面八方涌来漾会的村民摩肩接踵,彷徨于摊贩之间,顾盼留连。集市上高音喇叭叫卖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呼朋引伴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好热闹啊。

一旁的饮食小吃摊也异常火热,炒年糕、泡粉、小炒、烧烤,摊主们忙得不亦乐乎。经销商喊哑了嗓子,小贩们磨破了嘴皮,呈现一幅“百商集贸图”。

下面列举几种

你们很难认得“漾会商品”

麻叶果夹板

砧板

铁器用品

刷帚(刷锅神器)

米糖

芝麻筛子

鸡笼、竹篮、簸箕

这些东东

是不是有点难认?

别着急

往下看

还有吃的!

羊肉串

大锅狗肉

塔桥的橘子,不甜不要钱

屏幕前的

越往里走,吆喝声、砍价声也越大,好不热闹。除了热闹以外,各摊贩的价格也是非常实惠,原本2200元的纯手工原木餐桌只卖1800元,10块钱2样、3样的小商品更是琳琅满目,南丰蜜橘10块钱12斤,经济实惠,引得周遭人接踵而来。

漾会开心的孩子们

安全第一

本次漾会在安保、卫生方面都有相关部门的全程参与。有民警巡逻维护治安、乡镇工作人员疏通秩序、现场有保洁阿姨处理垃圾。

别拉我

我要去

“买”载而归的人

如今,对于城区居民来说,“漾会”已成为远去的记忆。但在贵溪市大部分乡镇,依然保持着“漾会”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漾会”终将渐行渐远,但却会是一代人脑海中美好的记忆。逛“漾会”不是去买东西,是去买一种情怀!

80年代的漾会

鹰潭物资交流大会[漾会] 朱友林摄于1987年

鹰潭物资交流大会[漾会] 朱友林摄于1987年

庙会俗称“漾会”,一般每年举行一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

鹰潭近郊原有仙人寺、渔港、莲塘港、子弟庙等庙会市场,贵溪县有青泥岗、泗沥王前庙等庙会市场。月湖区的庙会主要为童家仙人寺庙会。童家仙人寺庙会起源早、规模大。

每年农历的八月廿日至廿二日是传统的庙会日,邻近数县及四乡农民蜂涌而至,到仙人寺朝圣进香,同时进行农副产品、手工业制品交换。庙会期间,演大戏、唱“三角班”、耍猴、卖狗皮膏药等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庙会之习一直延续到1963年,是年决定把仙人寺庙会改在镇区举行,并改“庙会”为“物资交流会”,庙会之称遂止。

曾经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鹰潭人俗称“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始年份今天已不可考。1986~1992年的物资交流会,采取政府统一领导,由工商局负责安排,划段定点设摊,在市区主要街道举办。

央视《今日说法》播出贵溪这名刑警的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