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獨立懸架,1.6TGDI+7DCT,奇瑞集團捷途X95頂級旗艦SUV現身

上月曝光過捷途X95的平臺數據採集車,由於測試流程的跟進,更多路試車開始上路,最為關鍵的是車身某些部位開始向X95早期曝光的油泥模型靠攏,也預示著相關測試節點到了一個較新的階段。

車頭部分的造型目前還是捷途X90的式樣,不過根據早期的油泥模型諜照來看,兩者的區別也不是很大,格柵由目前的三根橫條更改為滿天繁星的式樣,類似捷途X70S,大燈底端做出修改,整個大燈更換為全三顆串列的LED菱形燈,前保險槓也做出較大的修改,整體而言細節變化很大,但是功能位置保持原樣,因此路試車不急於更改也就在情理之中。

當把視線轉移至側面以後,X95的屬性就流露無疑了,主要就是C柱到D柱之間全部實現玻璃化,並且採用了隱藏式D柱設計,很自然的懸浮頂也就呈現了。

注意整個行李架,採用的是隱藏式設計,這也是與捷途X90不同的細節之一,捷途X90的行李架是普通造型設計,下端鏤空,實用性更勝一籌,但是美觀度顯然沒有隱藏式好看,整個車身顯得很修長,有點跨界車的感覺,特別是配合車頭之後,有種斯巴魯傲虎休旅車的錯覺。

而這個錯覺來源於超大的輪胎,255/45R20的規格雖說不是最大的,但也不算小了,這讓整車側面顯得更為飽滿,一改專利申報圖中的小腳之感,其實整車高度已經超過了1.7米以上,但是奈何尺寸太大(整車長度超過4.8米),輪胎也不小,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很低矮。

尾部可以看到整個後擋風玻璃都是曲面的,與側窗完美縫合,形成了一個天然的隱藏式D柱,相比之下很多車型是直接用黑紙包裹來刻意的營造。

不過後保險槓顯然不是原裝,還是現有的捷途X90的後保險槓,包括尾燈也是如此,當然根據早期油泥模型來看,尾燈做出修改的可能性不高,可能還是保留現有的輪廓和燈具結構不變。

好在另一臺路試中的捷途X90被拍攝到尾部,恰巧就是X95的後保險槓,與上圖做一個直接的對比就相當直觀明晰了,霧燈位置不變,但是外框做了修改,並且採用鍍鉻包邊,後排氣管依然是裝飾件,保險槓外側分別設計出一個豎立的導風口(當然還是裝飾意義的)。

路試車最大的亮點就是雙縱置消聲器的出現,這就是1.6TGDI發動機的標誌之一,只要是七座版的車型,單消聲器雙排扣無法兼顧第三排座椅,那就只能採用這種分體設計,只要看到這種就可以直接確認為1.6TGDI發動機,目前該款發動機已經實現量產,功率145Kw,峰值扭矩290Nm,當然了,後懸更改為四連桿獨立也是亮點之一,而付出的代價僅僅是增重幾十公斤,換來的卻是操控和動力儲備的提升。

內飾目前還是直接採用捷途X90的做臨時測試,不過這也很正常,整車外觀都是臨時藉助捷途X90在完成前期路試,各個功能區域的測試才是現在的重點,後期完善內飾也不遲。

想看真正的內飾造型目前只有一條可行性,那就是現身專利申報圖的內飾外觀,採用時下非常流行的雙拼橫置大屏設計。

而在實車路試諜照上也能看到,儀表盤的全液晶屏幕被拆掉了外罩,明顯是針對雙拼大屏在做相應的測試,至於測試什麼內容就不得而知了。

副儀表臺設計的就有點意思了,非常的規整,幾乎看不到提多的凸出設計,中控扶手採用雙開蓋設計,唯一讓人疑惑的是水杯槽竟然沒有出現;一直認為換擋面板前端的翻蓋設計是儲物格之類的,但仰視圖才發現,原來就是兩個水杯槽的蓋子,不用的時候就蓋上。

至於換擋界面,相當奇怪,非常的窄小,並且沒有預留任何換擋提示界面,而在實車路試諜照中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是電子換擋桿,電子換擋桿的顯示都在檔把頭上,自然不用再設計面板。

而在上圖中就能看到墊子檔杆的出現,當然這僅僅是臨時的,另外注意EPB電子駐車系統在右側又多出一個,對比X95的副儀表臺申報圖,位置正好在一個地方,說明整個內飾確實要做很大的調整。

至於後排空間問題,前駕駛位在標準位置的情況系啊,第二排腿部空間相當闊綽,而且第二排還有前後移動的導軌,可以給第三排提供更多的腿部空間,注意第三排可以直接放平,唯一遺憾的是第二排靠背放倒之後不太平整,有一個小小的傾斜度。

目前該車的具體上市時間還不太明晰,畢竟捷途X90都還未正式上市,自然輪不到捷途X95,與此同時捷途X90本身還有兩個並行項目(旗艦與1.6TGDI版)在開發之中,估摸著這麼多的細分車型得挨個排隊上市,好戲剛剛開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