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虫危害蜂群,为什么养蜂人只杀巢虫,却不杀巢虫他妈?

导读养中蜂的朋友都知道,巢虫是中蜂主要的虫害,可以这么说,饲养中蜂学会防治巢虫等于成功了一半。真的一点都不夸张,尤其是传统的土法养蜂,学会治疗巢虫之后基本上就等着取蜜。

巢虫对中蜂的危害我们养蜂人都有目共睹,所以对于对付巢虫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不过总体来说,我们杀巢虫就是少巢虫,预防巢虫也是预防巢虫,这似乎不符合咱们养蜂人的习惯,我们都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这句话用在我们养蜂人的巢虫防治上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如果真的要斩草除根,按照逻辑应该是灭掉巢虫他妈,但是很显然在实际预防巢虫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去灭掉巢虫他妈的,也没有人去管巢虫他爸爸,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让人琢磨不透的蜡螟虫与巢虫

这个问题相信很多朋友都深有感触,那就是不知道如何区分蜡螟虫、巢虫、棉虫这几个问题,其实按照蜂部落的观点,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蜡螟虫可以说是巢虫的学名,也就是相当于官方的说法,是上了户口的名字,而其它的巢虫、棉虫等等名称其实都是巢虫在不同地方给出的名字,比如在我们贵州叫做棉虫,有的地方又叫做巢虫,书本上有时候有叫做蜡螟虫,而且还分为大蜡螟虫与小蜡螟虫,由于大蜡螟虫与小蜡螟虫的破坏方式基本一致,预防措施也是一样的,蜂部落在这里就全部以蜡螟虫来替代了。

二、蜡螟虫与蜜蜂的渊源

要严格说起来,其实蜡螟虫与蜜蜂还有点亲戚关系,因为他们的发育形式都一样,蜡螟虫的发育也经历了卵、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所以从变态发育的角度来说,巢虫和蜜蜂还真的是亲戚,只是巢虫太不厚道了。

上面我们说的巢虫有一个重点,那就是巢虫是变态发育,也就是说,从蜜蜂的发育情况大致可以猜测,巢虫的妈妈应该是会飞的,毕竟蜜蜂幼虫的妈妈也是会飞的。不错,巢虫的妈妈的确会飞,其实我们很多朋友都看到过,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飞蛾,分别就是大蜡螟虫与小蜡螟虫的母亲,只是个头和颜色有差异而已,但是绝对是亲母女。

三、当前的杀巢虫方式

就目前来说,一般养蜂人杀巢虫的方式就是通过更换被巢虫污染的巢脾,挑杀单个巢虫,严重的换箱换脾来进行杀灭,很显然这中间还是只是灭掉了巢虫的幼虫,并没有灭掉引发巢虫的根源。如果要除根,按逻辑上来说应该是灭掉飞蛾才行,这又是为什么呢?

四、为什么养蜂人不杀巢虫他妈?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要说专门去对付巢虫成虫,以现代的技术手段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从成本和卫生角度考虑,其实这并不合算,因为巢虫有一个习性,那就是在纯蜂蜡制品上是无法生活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养蜂人通常通过每年更新蜂巢中的巢脾和定期打扫蜂箱底部蜡屑,还有就是通过填补蜂箱缝隙来预防巢虫的繁衍。

虽然说养蜂人没有杀掉巢虫他妈,但是通过这样的处理,实际上巢虫成虫已经无法在蜂箱内生存,就算养蜂人不用管巢虫成虫对养蜂来说也没有威胁了。所以我们在养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蜂箱缝隙的填补和巢脾的清洁,每年更新巢脾,保持蜂群强盛、让蜜蜂略多于脾,定期将蜂箱底部的蜡屑清理干净,因为这是巢虫成虫产卵的最佳位置,这样就算我们不用杀掉巢虫他妈,巢虫他妈也无法危害蜂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