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中巴百年情誼的廣州“巴拿馬村”

新華社廣州11月27日電(記者 周強)位於中國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擁有兩個遠近聞名的“巴拿馬村”:一個叫儒林村、一個叫旗新村。

“‘巴拿馬村’是‘僑村’的稱謂。它不是一個村子,而是一批村子。” 廣州市花都區僑聯主席崔曉暉介紹說,在這些村子裡,一些人直接移民到了巴拿馬,很多人在巴拿馬有親眷。

圖為旗新村。花都區宣傳部供圖

19世紀中葉,西方殖民主義者為修築橫貫巴拿馬、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鐵路,急需大批勞工,在廣東的花縣(後改稱為花都)、中山等地招收了數萬名華工並販賣到巴拿馬從事築路及開鑿巴拿馬運河,這成為中國人移居巴拿馬的開端。

“此後的160餘年間,陸續有華人前往巴拿馬謀生。在巴拿馬400多萬人口中,華人佔到了30萬之多,其中20多萬人的家鄉是花都。”崔曉暉說,花都人最早去巴拿馬就是做苦力,後來大多以經商為主。

花山鎮現有旅居巴拿馬的海外僑胞3萬多人,以儒林村、紅群村、南村等尤為集中。儒林村的戶籍人口為2700多人,旅居巴拿馬的華僑則有3000多人。位於獅嶺鎮東面的旗新村與之類似。

花都學生用書畫和剪紙作品傳播中巴友誼。花都區宣傳部供圖

廖運東因身體原因,1個月前卸任儒林村村支書、村主任。他說:“隨便找戶人家問一問,都或多或少有親戚在巴拿馬。我的兩個女兒高中畢業後都去了巴拿馬,在那邊成了家。”

遠離故土的華人華僑,仍然希望自己的後人學習中文,保留與家鄉根的聯繫。

地處花山鎮西北邊的儒林小學,始創建於1948年8月。1995年,在海外僑胞及社會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村裡集資近三百萬元人民幣在原址重建,翌年10月正式啟用。

儒林小學。花都區宣傳部供圖

年過六旬的朱炳伸3年前將大孫子從巴拿馬接了回來,如今在儒林小學讀二年級。他的兒子在17歲時便去了巴拿馬,在當地娶妻生子,並經營一家超市。“先讓孩子在這裡接受小學教育,學習中文和中華文化,之後再送回巴拿馬讀書。”

儒林華僑學校副校長卓偉良表示,“重建至今,陸續有百餘名僑胞子弟在學校就讀,今年有8個,最多時達到23人。家長的想法,就是讓孩子不要忘記自己的家鄉。”

“學校方面隨時歡迎華僑孩子就讀儒林小學,不管適齡還是大齡,不管新學年伊始,還是中途插班,哪怕只是讀兩三個月或是讀一個學期,都會妥善安排孩子入學讀書。”他說,靈活的入學通道讓海外華僑華人充分感受到家鄉的溫情。

旗新小學教師李金龍說,“僑生”的英語水平相當高,本地學生經常去請教他們,本地生也很樂意幫助這些遠道而來的“小鄉親”學好中文,“大家打成一片。”

旗新村小學每年都有巴拿馬華僑子女入讀。花都區宣傳部供圖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如今,中國是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華為、中國港灣公司等很多中國企業都把拉美總部設在巴拿馬,2017年6月中巴正式建交,更為兩國經貿關係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今年9月,在親友的幫助下,恩裡克·劉·科爾特斯第一次踏足祖輩的故土——廣州花都,來到村中宗祠祭拜,六十年的等待讓他熱淚盈眶。100多年前,他的爺爺隨著巴拿馬運河的開掘,踏上了巴拿馬國土。

“在我的血液裡,流淌著父輩教育我的中國文化價值,也流淌著從母親那裡繼承的巴拿馬性格。”身為醫學博士、巴拿馬國際事務研究協會會長的科爾特斯說,“我們不會失去美好傳統,我們回鄉尋找我們的祖輩,文化相通讓彼此相知相親。”

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把中國和拉美兩塊富饒的土地更加緊密地聯通起來,也讓中巴命運緊密相連。

花都學生在中巴故事會上展示”光速跳繩“運動。花都區宣傳部供圖

曾5次到訪中國的巴拿馬學者哈姆列特·吉娜·羅曼·馬爾克內茲坦言,自己到訪中國之前,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書上說的“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等表述。

“走在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會被這裡的活力所感染。”馬爾克內茲曾在北京的對外經貿大學學習一年。“長時間的學習,讓我意識到中國是一條‘行動中的龍’。”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表示,拉美與加勒比地區是“一帶一路”推動的全球互聯互通計劃的自然組成部分,中巴攜手共建“一帶一路”,共塑和合之美,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