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碧波 千里风光 淮安白马湖打造生态修复“江苏样板”

围绕策应“纳湖入城”新战略、打造生态修复“江苏样板”的目标,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白马湖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通过清淤、基底改造等措施,努力打造一幅水清鱼跃,绿地蓝天的生态美景画卷。

记者李思蓓:“我现在是在白马湖森林公园环湖大道,在我身后就是一望无垠的白马湖,经过近几年的生态修复,过去围网遍布、舟楫难行的白马湖,如今已是青水青岸,初显清新之态。”

夏日时分,进入丰水期的白马湖烟波浩渺。悠悠白云倒映在湖面,不时有水鸟轻快掠过,丰美的水草散发着怡人的清香。碧波荡漾间,游人尽享自然之美。工程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改善湖区水生态,眼下,在白马湖西岸34公里湖滨带,水生植物种植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计划种植沉水型植物15万平方米,挺水型植物26万平方米,以增加白马湖生物多样性与系统稳定。

白马湖生态修复工程指挥部处长 王凯:“现在已经种挺水植物像海寿花,香蒲,以及千屈菜已经种了接近26万平方,现在下一步沉水植物种植,现在围网已经围了11公里长,即将进行沉水植物施工,预计七月中旬沉水植物种植完毕。”

为了母亲湖碧水长流,200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白马湖作为市区第二饮用水水源地,提出对白马湖进行综合治理。几年来,累计投入近10亿元,先后实施了污水截流、退渔还湖、退圩还湖、生态清淤、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对白马湖西岸湖滨带进行生态修复。目前,湖滨带生态修复已完成80%,所有围网、圩田全部清除,所有湖岸、湖口全部清淤一次。

白马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贾硕岭:“重点工作我们现在就协调施工单位,加快工程进度,重点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争取在7月底8月初工程竣工,这个工程完成以后,白马湖西岸湖滨带将出现岸美,景绿的一个美好的景观长廊”

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深入实施,白马湖区水生动植物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生态系统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目前,湖区蓄水面积达87平方公里、排涝调蓄净增库容6026万立方米、防洪调蓄净增库容5436万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增加1倍、3倍和1.6倍,已退养湖面水质总磷、总氮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余指标稳定保持在Ⅲ类水标准。一个水清岸绿、莲藕飘香、人欢鱼跃的生态画卷正在江淮大地渐次铺展。

【无线淮安】无线淮安,跃然指上——淮安人自己的APP。“无线淮安”客户端以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融媒体技术为支撑,融合新闻资讯、政务公开、便民服务和社交娱乐等多项功能为一体,整合广播电视特色资源,打造属于淮安人自己的无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