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冬“血糖”就控制不住了,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通常,大家关注血糖值,都是早晨空腹的血糖情况,或者是饭后两小时的血糖情况,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晚上的血糖值,这是因为晚上的血糖值可能是相对较低的。

但就因为晚上的血糖值可能是最低的,此时如果出现了血糖高的症状,就更要注意。

晚上有这4个表现,多半是血糖“失控”了,谨防并发症!

1、睡前虚弱饥饿

很多人即使吃了晚饭,也是很容易饥饿,并且精神状态很差,这多跟自身血糖代谢异常有关。

因为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导致精神状态萎靡,提不起劲,而且自身血糖不能被有效利用,人就会变得容易饥饿,需要加餐。

2、口渴尿频

晚上口渴难耐,有时会被渴醒,这也是高血糖的常见表现。

随着夜尿的增多,体内的水分随之减少,当体内的水分减少了,大脑口渴中枢的兴奋思饮,血压渗透想要升高,从而引起口渴症状。

3、心悸失眠

因为血糖过高,所以即便是在晚上,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快要睡觉的时候,也还是会感觉到心跳速度明显加快,呼吸不顺畅,因而出现心悸失眠的表现。

所以,如果你总是心悸失眠,不要只考虑心脏的问题,也要注意查看下血糖情况。

4、皮肤发痒、不适

晚上躺到床上,本来是最舒服的时候,有些人却会觉得浑身皮肤瘙痒,甚至影响到入睡,这可能不是单纯的皮肤问题,还可能是血糖过高的表现。

糖尿病如果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就可引起皮肤瘙痒、肢体麻木等感觉,此时身体的糖分无法被及时代谢,就会刺激皮肤发痒,或因皮肤长期处于慢性脱水的状态,出汗减少,皮肤因过度干燥而发生瘙痒。

马上就入冬了,血糖波动大,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日常保健:

1、御寒保暖别着凉:

冬季御寒保暖很重要,温度降低,寒冷会刺激神经,导致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血糖很容易升上来。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保暖。如果用暖水袋、暖手宝取暖,记得在外面包裹一条厚毛巾,以免烫伤。

2、皮肤不适不要抓:

进入冬季,天气变得更干燥,糖尿病患者会觉得皮肤瘙痒难以忍受。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随意的抓皮肤,本来皮肤就很脆弱,抓破了很容易感染。可以适当选择润肤乳涂抹在皮肤上,增加室内潮湿度,防止干燥瘙痒。

3、泡脚舒服需谨慎:

天气寒冷,很多人喜欢睡觉前泡脚,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小心。原因是长时间的糖尿病会导致足部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即使再多热水也不觉得烫,就很容易发生烫伤,加重了病情恶化。

还要注意泡完脚之后,用柔软的干毛巾仔细擦干,包括脚趾缝隙,以免细菌滋生。仔细检查自己的足部,发现伤口要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