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石“小婺源”为何闪耀荆楚?



黄石有个“小婺源”,人少低调,美得超然脱俗!

今天小编就来揭揭“小婺源”的底,它为何闪耀荆楚?

“处女地”

保安镇位于大冶市西北部,北靠保安湖,西依梁子湖,早在公元785年就形成了集镇规模,距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素有“金汉口、银保安”之美誉。

十年前

生态旅游产业如雨后

春笋般在边界集镇遍地开花

保安周边,毗邻的鄂州梁子湖和大冶还地桥也在如火如荼发展之中,势头正猛。而三分之一是湖泊的该镇,旅游产业却是一片空白。

那时的刘通湾,交通极其不便,村民们出行没有大道,只能在阡陌田埂中穿行,横亘的崇山和浩瀚的湖水阻隔了他们通往外界的路。


这里有一个神秘的景点。那里有绿水环绕的连绵青山,有交相辉映的红枫、翠竹,有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如一幅美丽画卷。

那也是一片未被发现的“处女地”,在以农业为主的保安镇,如何将农林养殖这个“瓷饭碗”变成“金饭碗”。



景点藏了几千年,开发却在一夜间启动。

那时,村民们眼中透着喜悦,身上散发着无穷力量,平整石头路面,连通对外道路,兴修农水工程,改造自然风光。

年轻的古村

十年

是一个漫长的时间刻度

十年光阴,对一个人来说,可以带走很多,也可以改变很多。在经年累月之后,你或许才能恍然发现,原来梦想真的可以照进现实。

比如说,村民陈田枝。

她住的房子,是一处青砖灰瓦的百年老屋,屋内雕梁画栋,显得很精致。但在岁月的洗刷下,屋子显然比周边不时冒出的新楼房要破败。



再访刘通湾,我们无意中又找到了陈田枝的家。她在院子门口摘着菜,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十年过去,皱纹开始在她的脸上显现,但同时,她的言语中也透露出更多对生活的自信和满足。

房子还是老屋。只不过,和十年前相比,老屋打扫得更为干净整洁。


不仅如此,古村刘通湾,似乎经过十年之后,变得更年轻了。

村中有小河穿过。河道两边,错落分布着新修的白石围栏、座椅;村头巷尾,道路皆由青石板铺设,沿岸的居民房旁,挂满了灯笼造型的路灯。一棵古老的皂荚树,立于古桥旁,桥身被绿植覆盖,倒影照在河水中。刘通湾宛然一处别致的江南古镇。


在刘通湾,“农家乐”“私房菜”等招牌随处可见。东楚晚报记者在村中拍摄时,一群来自保安镇的游客迎面而来,他们一路上欢笑不断,一路赞不绝口,这个昔日偏远沉寂的古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生活

这一天

陈田枝的老伴刘传东一大早

就骑摩托车去了镇上

十年之间,他的身份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和曾经那个与土地和粮食相伴的老农不同,他现在是一家农家乐的老板。自十年前,保安镇开始绘就发展蓝图起,他们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里有个“神秘景点”就是沼山村。


作为沼山村的一个自然湾,刘通湾享受到了发展旅游带来的红利。

访人物,看沼山村的变迁

陈田枝家是最早一批种植果树的村民之一。这十年间,他们种植的品种从油桃到狗血桃不断变化,果园规模逐渐扩大,如今已有近80棵果树。

在老屋的院子里,有一棵柚子树,一棵橘子树。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果树挂着沉甸甸的果实,老屋中四处散发着果香。

每年,保安镇桃花节一到,刘通湾便进入到最热闹的时候。陈田枝以老屋为招牌,开了一家“老屋私房菜”。

“家里会摆上十多桌,接待游客。”陈田枝说,有时,客人太多,她便会从村中找人帮忙,最多时,一天要请20来人。

近两年,保安桃花节带火了沼山村,沼山村也被周边地区称之为“小婺源”。火爆之外,是村民们越来越鼓的荷包。

陈田枝说,以前,她和老伴以种田为生,一年下来,收入仅有3000余元,仅够一家人的口粮。这些年发展生态旅游,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村民们收入都提高了不少。

“那你呢?”

“我算是村里最差的,有客人来就招待,没客人就玩。”她笑着说,即便如此,一年毛收入也有十来万元。

旅游也让土特产畅销。“以前我们的油桃,要挑出去卖,如今游客自己来采摘,价格也提高了不少。”她告诉记者。

临别前,陈田枝钻入里屋,掏出了一张名片,她邀请东楚晚报记者有空再来做客。末了,她又感叹起十年的机缘与生活的变迁。

这真让人欣慰。

在离开的时候,记者又回头望了望陈田枝。在她身旁,柑橘、胡柚都压弯了枝头,似乎还在等待着游客来尽情采摘。

初冬收获忙

到“小婺源”走一走

采摘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