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销猛于虎,防“虎”于未然

点击上方蓝字“建阳区检察院”一起玩耍

《礼记》

孔子

最近有很多关于传销的事件

屡屡见于报端,骇人听闻。

近年来我院办理的因传销

引发的非法拘禁案件多达33件162人,

我们不禁感慨:

传销亦猛于虎啊!!!

传销

猛于虎

近期传销活动猖獗

因传销而引发的妻离子散

家破人亡者的新闻比比皆是

2017年7月,宋密以五行币系列采取“拉人头”等传销方式骗20亿被抓捕。

7月14日,大学毕业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找工作,误陷传销组织溺水身亡。

8月04日,女大学生林华蓉在湖北被传销组织控制,因不堪侮辱,后跳河死亡。

8月07日,山东男子张超在天津静海区误入传销组织后中暑未能及时治疗死亡。

一桩桩传销事件,让人毛骨悚然,

那么这只“老虎”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虎”出没在中国广大地区,无一省份能幸免。福建省更是“虎”出没的重灾区,小编所在的南平地区亦未能逃出虎爪。

智取

猛虎穴

老虎虽然厉害

但也有瞌睡的时候

首先要克服恐惧心理

之后再想办法逃离

来看下成功脱险的案例

走为上计 爬窗自救

2017年4月26日晚上,被害人刘某以交友的名义被他人骗至童游赤岸一民房五楼的传销点后,就被郑某等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次日晚上,刘某欲逃离被在门口看守的传销人员追发现后拦回。第一次逃脱失败的刘某,一直在等待机会逃离,5月3日凌晨,刘某趁他人员熟睡之机,从传销点的卫生间排气窗掰开后逃出报警,民警随即查获该窝点抓获郑某等六人。

推荐指数:★★★★★

抛纸引警 成功获救

2016年5月5日,被害人邵某因找工作被朋友骗至建阳区童游街道某传销点。传销点主任余某安排三名传销人员轮流看管邵某,限制其人身自由。5月26日天刚亮,邵某趁人不备,从窗户扔下事先准备好的求救纸条,群众发现纸条遂报警。当日11时许,民警接警后查获该窝点,并解救出邵某。

推荐指数:★★★★★

调虎离山 车站呼救

2017年年初,被害人杨某受亲戚邀请被骗至建阳区水东某小区的传销点后,遂被控制不让外出。杨某自知没有机会通风报信,便假装顺从,陈某等人逐渐对杨某放松警惕。某日,杨某利用手机与妻子进行聊天时,悄悄告知其误入传销。之后杨某告诉传销主任包某说骗了两个女孩来建阳要去车站接应,待包某带其到武夷山东站接人时,其大声呼救,后民警将包某抓获,当场将杨某解救。

推荐指数:★★★★★

欲擒故纵 短信求救

2017年1月15日,被害人苏某、宋某、谭某先后因约见网友被骗至建阳区民主北路某宿舍楼传销点后,均遭他人非法拘禁。三人商量后,开始假装服从安排但私下商量解救方法。一段时间后,传销人员就放松了警惕,允许他们用手机,苏某趁他人不备向其朋友发出求救信息和所在位置,苏某朋友赶到建阳根据线索找到报警,民警查获该传销点,并解救出三人。

推荐指数:★★★★★

虎口

脱险计

以上是办案中的真实案例

逃出虎口的其他锦囊妙计

1、记住地址 伺机报警

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要掌握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及附近标志性建筑,暗中记下饭店、商场等名字。如果能发短信或打电话,可自己偷偷报警,或告知亲人朋友,帮忙报警。

2、外出学习 趁机逃离

传销组织每天都有一些户外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随行的人相对较少。在外出后,我们要抓住时机赶紧跑,向路人求救;提前写好求救纸条假装买东西等和钱一块递给对方,让对方帮助报警;跑向人多的地方高声向路人求救;

3、佯装患病 逃之夭夭

4、骗取信任 寻机逃离

如果实在走不掉,看得很紧,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就要想办法,服软,骗取他们的信任,待他们放松警惕时,再寻找有利机会逃离。

所以误入传销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只要我们能沉着冷静,与传销组织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就能化险为夷。

防“虎”

于未然

自救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防“虎”于未然

1、不贪“便宜”

世界上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东西,任何时候都要坚信,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没有付出,肯定是没有回报的, 投机取巧的事情要不得。

2、谨慎交友

有些不法分子先骗取你的信任,使你放松警惕,然后给你介绍传销知识,一步一步走入陷阱,等你回过头来想想,那个朋友,可能除了名字,其他你都不知晓。

3、小心面试

有相当一部分传销组织,是以公司招聘的方式吸收成员的,建议所有求职工作者在得到公司面试通知后,先核查其公司资料,地址等信息,确认其为实质正规的公司再前往。

4、警惕“上课”

如果上课的内容跟宣传主题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没有实质经营项目和产品的,所谓的培训不过是一味吹嘘如何发财享受,如何拉拢亲朋好友交钱入会,那你就要意识到这是传销。

5、警惕“爱情”

不法分子利用长相姣好的女孩或者男孩,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认识单身男女,以交往的方式骗取信任,劝说对方加入自己的公司等方式拉拢对方,一旦进去,便受到软禁和控制。

6、适时充电

大部分陷入传销的人都有个共同点-对生活和工作没有具体的目标。因此,年轻人应该适当充电,多了解传销组织,理解其本质,这样即使遇到引诱,也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结●语

传销组织的人都比较有手段,千万别被他们的外表蒙蔽了,如果不小心误入传销组织,一定要先保护自身安全,再寻求逃离的机会。最后当然是希望大家永远都不要踏入“虎穴”。

文案:蔡艳敏

建阳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