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小岗位也有大作为 千名“红色楼长”升级社区治理

前几天正午,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直机关工委干部周谊放弃午休、冒着酷暑,帮着同住一幢楼的邻居、常年在外经商的蒋芝芳代办车库加装电表业务。

如今,周谊有着另一个身份,衢州市常山县天马街道屏山社区香樟嘉苑小区40幢楼长,上任20多天时间里,不但访遍了楼栋里其他39户居民,还解决了天井盖丢失、路灯损坏、马蜂窝扰民等诸多“窝心事”。眼下,他正在梳理居民反映最多的物业公司撤出后小区物业管理难题,准备利用这个周末和社区、街道商量对策。

在常山,像周谊这样的楼长共有1150名,覆盖了县城所有居民住宅楼、物业小区、农民建设新区及里弄小巷,这是今年常山县为提升城市社区基层治理而全面推行“楼长制”所带来的成果。

7月6日,常山县出台《“楼长制”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楼长的工作职责和考核办法。“这是‘楼长制’的一次全面升级。”常山县文明办负责人说,楼长并非新鲜事物,但以前的楼长多由热心居民志愿担任,存在人员不足、职责不清等问题,像常山原来就只有100多名楼长,很难在基层治理中发挥大作用。

而方案出台后,常山明确党员干部作为楼长的第一人选,原来的楼长作为除了部分表现较好的继续担任之外,其余空缺由近千名“红色楼长”填补。同时,方案明确了楼长宣传员、信息员、治安员、卫生员、服务员的职责,并实行“每季一考”,一年二次季考核“不合格”楼长视为不胜任,由社区上报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和楼长所在单位,作为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有了制度保障,楼长们真的成了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天马街道文峰社区党委书记郑怡感慨,社区有4366户居民,却只有7名工作人员,管理服务常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随着101名新楼长上岗,不长的时间里已让她尝到甜头、看到盼头。最近社区在开展海外人才调查、消防隐患排查两项工作,如果仅靠社区工作人员,少说也得半个月,而如今因为楼长助力,一周之内便有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