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重要“玩家”缺席,叙利亚局势迎来新模式?

叙利亚冲突已经持续7年多。近期,四大国力促叙利亚组建宪法委员会,政治手段或将成为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主要手段。

据外媒报道,土耳其、俄罗斯、法国和德国领导人27日在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举行有关叙利亚局势的四方峰会。峰会结束后发表的联合声明说,四国领导人呼吁在叙利亚全面停火以减少流血冲突。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说,四国领导人一致认为,起草叙利亚宪法的委员会应该在今年年底前就绪。

报道指出,在饱受战争蹂躏的叙利亚,战后宪法仍然是举行大选的关键所在。迄今为止,巴沙尔政府一直拒绝任何修改叙利亚宪法的努力,称这是其内政。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支持成立叙利亚宪法委员会,以决定这个国家的未来。

中东问题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田文林在接受参考消息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宪法委员会的组建主要存在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是在将政治手段定调为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主要手段,取代了此前的军事武力手段。这一点符合西方在解决叙问题上的立场;其次,可以在制度上帮助叙利亚战后的重建和恢复工作;第三,为各方在解决叙利亚问题上提供了一个新的会谈机制。

田文林认为,宪法委员会的组建对巴沙尔政权的影响有限,但从长远来看,对叙利亚政治的发展将会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四国论坛缺少了叙利亚问题中两个重要的“玩家”——美国和伊朗,反而是此前并没有过多干预叙利亚战局的法国和德国加入进来。有舆论认为,本次峰会的举行意味着在叙利亚问题上出现了四方新模式。

田文林指出,土耳其是此次四方峰会的提出者。之所以排除美国和伊朗,主要是因为土耳其在伊德利卜问题上与前两者存在一定的分歧。土方希望借助外交突围,在叙利亚战后问题上占据更大的主导权,同时彰显其在解决中东事务上的能力,也扩大其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

田文林说,法德两国作为欧盟的代表,对叙利亚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自己的诉求。中东的安全与稳定,将会直接影响存在于欧洲的难民问题和欧洲的经济、安全利益。法德因此也致力于更多参与解决叙利亚问题,并也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扩大欧盟在中东的影响力。俄罗斯作为叙利亚问题的主角之一,其诉求是稳定叙利亚局势,保证自身在叙利亚的军事存在,维护好在中东的利益。

关于叙利亚宪法委员会的组建,中方也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26日在安理会叙利亚问题公开会上发言时表示,组建叙利亚宪法委员会相关工作必须稳妥有序,平衡照顾叙利亚政府等各方合理关切。马朝旭还强调,中方一贯支持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国际社会应根据“叙人主导、叙人所有”原则,推动重振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在此过程中,叙利亚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必须得到尊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