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彩,我是河南刑警」王涛涛:十年铸一剑 今朝露锋芒

王涛涛,35岁,现任南环分局案件侦查大队三中队负责人。2008年王涛涛从洛阳师范学院毕业后,所有亲戚朋友都寄希望于他“站三尺讲台”的时候,他却毅然决然地考入了警察队伍,并成功当上了一名刑警,而这一干就是十年。

十年来,他从一名文质彬彬的大学生一步步成长为令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铁血刑警;一路上有风雨,也有鲜花,有伤痛,更有抓获犯罪分子的喜悦。

“办事不动声色心中有数,善于运筹帷幄日积月累,他特别喜欢警察这个职业,为了能穿上警服,他从大二就在默默备战。”许多人都说王涛涛运气真好,这一路走来都顺风顺水,他的战友亦大学室友陈震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有心人,更是个用心人。”

2018年5月份,郑某报警,称其从3月份以来,被一个微信名叫“随遇而安”的网友以能办理驾驶证为由,先后两次骗取7600元。接到报警后,南环警方随即对案件展开侦查,由于线索有限,案件侦办几度陷入困境之中。“诈骗案件最重要的是资金流,查清他们的账目、厘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关键。”虽然案件进展迟缓,但王涛涛始终没有放弃,而是私下默默查找侦破此类案件的成功案例,一点一点“啃骨头”;在工作之余,还专门向打击电信诈骗专业侦查队的战友咨询、请教,一点一点学习钻研,寻找侦破此案的秘诀,为下步如何追回赃款、挽回受害人的损失打基础、做准备。

连续几个月过去,王涛涛对该案丝毫没有放弃,他一边学习钻研,一边在繁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一点一点深入侦查。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对海量数据信息分析之后,王涛涛最终发现一张涉案银行卡的交易流水十分异常,让他意识到,这绝不只是一起普通的电信诈骗案,极有可能是团伙作案,如果不将其连根拔起,还会有更多的群众遭受损失。

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该诈骗团伙的人员关系、作案手法、资金流向已逐渐清晰,收网工作随时开展,但对于王涛涛来说人员如何抓捕、证据如何固定、如何追赃挽损,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海里反复的假设,反复的寻找对策。抓捕嫌疑人的前一天晚上,他又失眠了。

次日中午,王涛涛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协助下,带领人员成功端掉了隐藏在我市某小区内的电信诈骗窝点,9名嫌疑人全部落网,现场出现的情况全部在他的假设之中,抓捕工作异常顺利。“诈骗案件的侦破,最重要的是追回赃款挽回受害人的损失。”对王涛涛来说,嫌疑人被抓捕并不是案件的结束。随之,他又多次奔赴全国各地,通过查找涉案流水资金,找到潜在受害者调查取证,通过多次做受害人的思想工作,帮助多名受害者追回被骗钱款200余万元。

“在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打击犯罪和积极挽损应该摆在同样重要的地位。”王涛涛说,最大限度减少群众的经济损失是他多年来的办案理念。“只有懂得相关经济、金融知识,才能搞清犯罪分子的作案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取证。”必须边办案边学习,每办结一起经济犯罪案件,都要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剖析案件的规律特点,提炼技战法。

“王涛涛不善言辞,却扛起了分局侦查破案的半壁江山,他所带领的中队打防成绩和他个人成绩双双位居分局第一,他是我们分局案侦队公认的‘顶梁柱’。”南环分局有关负责人坦诚地说,王涛涛的成绩源于他异于常人的用心,更与他是个有心人分不开。

2017年10月18日下午,王涛涛带领队员驾车准备去某小区蹲点时,途径劳动桥某药店门口,心细的王涛涛发现一名行为怪异的男子,有心的他发现男子眼神迷离、神情呆滞,手中拿着刚从药店买来的药品,仔细观察竟是数支注射针管。“该男子极有可能是一名吸毒人员。”多年的刑侦工作经验告诉王涛涛,这名男子一定有问题。

当王涛涛开车靠近该男子时,该男子发现情况不对后拔腿就跑。王涛涛跳下车,三步并两步,跳过绿化带,对该男子紧追不舍,在追出数百米后,终于在人行道上,将这名男子擒获,经过尿检,该男子确实是一名“瘾君子”。据王涛涛的同事韩景天介绍,像这样发现可疑情况并将嫌疑人抓捕归案的例子对王涛涛来说已不是头一回。据韩景天回忆,仅去年10月18日上午至19日凌晨,一天时间,王涛涛与其队员就抓获了9名吸毒人员。

十年的刑警生涯虽然不长,王涛涛却积累了自己的一套侦查破案经验和侦查思路;十年来,他也收获了一系列的荣誉,先后被评为三等功2次,获嘉奖6次,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十年的磨砺,更让他养成了“不放弃、不认输”的工作态度。十年铸一剑,今朝露锋芒。虽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波澜壮阔,但通过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奔赴在公安打防战线上的王涛涛如同一把出鞘利剑愈显锋芒。

小编 / 贝贝 秀秀 文图 / 赵爱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