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业绩:稳稳的幸福?

债券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率达到1.52%,没在怕的。

今天接着说在债券违约潮下的上半年债基业绩。

和收益相关的话题总是格外让人激动呢。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上半年债券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52%。

其中,长期纯债基金整体平均涨幅最高,达到2.69%,中短期纯债指数涨幅达到2.11%。混合型二级债基表现最差,亏损-0.52%,主要是由于该类基金参与股票市场,受股票市场下跌所累。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剔除表现异常例如大额赎回以及暂停申购的债券型基金之后,业绩表现最好的债基为广发7-10年国开行A,收益率为6.44%,是一只被动指数型债券。

简要说说广发7—10年国开行吧。

主要特点

1、收益率往往高于同期限的国债;

2、不投信用债,相对更安全(但收益率可能不敌);

3、投资债券的期限在6.5-10年,相对来说指数弹性更大一些。

简单来说由于发债主体是国家开发银行,所以收益率一般略高于同期国债。开发银行是最大的国家政策性银行,吸收资金的主要方式就是发债,然后用于国家的各类基础建设。

目前开发银行发行的债券量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量的1/6,交易量约占1/3,属于流动性非常高的金融债券。债券真实的风险等级与国家基本一致,高于普通的信用债。可以说,这是一个收益高、风险低的债券指数。是不是听起来就特别稳?

当然也不是所有债基都这么岁月静好的,我们再来看看今年上半年的债基跌幅榜。

其中最“闪亮”的无疑是跌出股票弧度的中融融丰准债。

可以看到,中融融丰纯债的亏损主要发生在今年一季度。据《投资时报》报道,中融融丰纯债A、C上半年收益率分别为-48.07%、-47.35%,在1006只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中位列倒数第一和第二。

当然,雷是早就埋下的。暴跌的主要原因是该债基持有爆雷债券“14富贵鸟”15万张。根据季报,中融融丰纯债在2016年年底买入“14富贵鸟”之后,该债券就停牌了。一直停到今年的三月份……

而随着中融融丰纯债的规模逐年减少,这15万张的14富贵鸟债券所占的比重就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终于到了2017年年底,“14富贵鸟”的持仓比重高达47.2%。

根据18年的一季报来看,“14富贵鸟”的持仓比例也减少到了12.85%。

同样因踩雷债券违约而疯狂下跌的还有华商双债丰利。

这只曾荣获荣获证券时报“2015年度一年积极债券型明星基金奖”的明星基金因踩雷华信债和凯迪债而业绩疯狂跳水,近日已跌破中证综合债指数。

雷同样是3月1日爆的,当日华信集团董事长叶简明被调查看,华信债暴跌33%。

根据2018年1季度报告,华商双债丰利债券基金对华信债的持仓虽然有所降低,至175万张,但是其持仓比例却因为规模的缩水而大幅增加至24.18%。而为了应对大量的赎回,基金清仓了所有的股票,接近6亿元。另外,原本仅仅持有40万张的凯迪债(价值约4000万),在基金规模较大时,即使违约也不会有大问题,但是由于基金规模的不断降低,

凯迪债的持仓比例也上升至6.49%,这让该基金雪上加霜。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在今年的债券市场“黑天鹅”事件频现的环境下,由于债券市场流动性较差,当出现投资者大额赎回的情况时,基金管理人只能出售流动性较好的国债来应对赎回,从而使持有的违约债券占比被动上升(中融融丰纯债、华商双债丰利都是如此)。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买入债基后多关注该债基持仓情况,出现踩雷了债务违约的债基之后及早赎回尽量减少损失。像中融融丰纯债在2017年就能发现问题,当下就选择赎回损失应该能减少不少。

另外一个重要参考部分,就是基金经理啦,具体怎么参考,请看下篇《基金经理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