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农加贵:坚守、爱岗诠释最美敬业

1966年5月生的农加贵是一名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莲城镇落松地小学教书的普通教师,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最美职工”、云南省道德模范等称号。他扎根的落松地是上世纪50年代县政府集中医治麻风病人的医治点,也是村民们口中的“麻风村”。1986年9月,他来到了落松地,成为了这个村子的第一任教师,一待就是三十一年。凡是认识他的人,都会说他用他的坚持、尽责和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为“敬业”这个词增添了更多的内涵。(中国文明网)

敬业需要人们的坚守。一如农加贵,在他刚到落松地的时候,那里的小学条件异常艰苦,但他却仍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而且一教就是三十年。再平凡的岗位,都需要人们的坚守。在他人享受节假日的团聚时,依旧在维护交通的交警是在坚守;在他人享受着暖气美食时,依旧在寒冷冬季里维护城市环境的环卫工人也是在坚守。坚守不拘于大事,生活中的点滴更能成为坚守岗位最好的诠释。

敬业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真正的尽职尽责。当别的老师听说落松地是个麻风村之后都避之不及,没有人愿意来,农加贵就本着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以一人之力,完成了原本需要数人才能完成的任务。不光要做,更要做好,只有当人们对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有这样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敷衍了事时,才是真正的敬业。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应以领导、客户的要求为出发点,而应该提高自身对工作成果的追求,努力使其体现最佳的状态。

敬业若能爱业则为最高的追求。农加贵曾在接受访问时提及,自己做老师这么多年,每当教师节,收到学生们的真诚问候时,他都发自内心地觉得愉快。他的这份喜悦,就体现了他对自己的职业由衷的热爱以及认可,而这种状态应当成为人们所追求的。坚守与使命感的达成固然能带给自己成就感和价值感,但唯有热爱这份工作,才能让自己的付出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同时收获个人情感上的认同,才能让所舍换来更多所得。

农加贵虽然只是万千人中平凡的一人,但正因为他的平凡,使得他身上体现的敬业精神更加值得人们学习。面对更好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物质、精神回报,更有趣的工作内容,人们都应以农加贵为榜样,以她对待工作的态度来要求自身,使敬业更加成为一种让集体受益,让个人也有所得的社会风气。(李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