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畜牧产业获丰收奏响增收脱贫曲

10月15日,松桃自治县黄板镇瓦厂村,43岁的养殖大户江国友望着养殖场的600头肥猪,不由得笑眯了眼:“又一批代养的生猪要出栏了,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有滋有味的好生活,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旁边,他的妻子杨丽敏感慨地说,2012年,她与丈夫把多年打工积蓄投入到生猪养殖,因经营不善,全家致贫。

得益于党和政府扶贫好政策,夫妇于2015年开始为松桃德康牧业代养生猪:猪仔、饲料、技术由企业提供,猪出栏企业兑现代养费。

短短2年,夫妇还清债务脱贫致富,还购买越野车成为有车族。眼下,又一批生猪即将出栏,夫妇俩盘算起丰收账,“今年的收入预计要超过30万元。”

截止8月底,松桃自治县今年已出栏生猪39万头、家禽96.3万羽、肉牛(驴)1.73万头,带动1.2万名贫困群众务工就业、7.92万名贫困群众人均增收2400元。

松桃按照“全产业链发展、全要素链融合、全责任链压实”的思路,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以生猪养殖引领山地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牧业供给侧改革,促进畜牧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实现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双赢。

依托德康牧业、铁骑力士、梵净高科等龙头企业及专业技术团队,狠抓生猪、肉牛良种繁育体系、畜禽生产体系建设、产品加工体系建设,补齐产业发展链条,采取“龙头企业+国有公司+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产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致富,助推脱贫攻坚。

当前,松桃已建成60万头良种猪仔繁育体系、年产300万羽野鸭种苗孵化育雏基地;建成并投产存栏100头种猪家庭农场58个、年出栏1000头和2000头商品猪家庭农场分别268个和59个,基本形成年出栏欧标猪50万头的产业体系。

“松桃从事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达到540家、吸纳贫困户1.2万户4.9万人入社。”松桃自治县畜牧中心有关负责人说,今年84个计划出列贫困村集体经济积累均已突破3万元,实现贫困户人均增收2000元。

引领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松桃打造了“跑山牛”“美好”“贵猪”“苗王湖”等绿色优质产品品牌,完成畜产品商标注册近20个。

全面实施产销对接。松桃采取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卫星厨房”等模式,通过直营店、专销区、交易市场、电商平台等渠道,在满足本地市场的基础上,畜牧产品还远销对口帮扶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及海外市场。(郭进 李平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