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營銷機構正成爲「宗教」場所,太可怕了!

某報讀者生活館(保健品營銷機構會場)

1

有人說“世界上有兩個組織是最強大的,一個是宗教,另一個是軍隊。”馬雲在演講中好像也講過類似的話。

這兩個強大的“組織”,一個靠的是精神、道德和信仰的力量,另一個靠使命感、紀律和武器。第一個,不論是念阿彌陀佛還是禱告阿門上帝聖母真主阿拉……大多是出於自願歸屬,沒有人強迫,它利用“非暴力”的“手段”贏得信徒,獲得很多企業渴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不發一分錢,還能讓信徒心甘情願掏錢出來,除了宗教,也沒有別的誰了。在中臺禪寺,曾聽臺灣導遊講過,寺廟用香火錢辦了很多慈善,包括醫院、學校等等。

這兩年,父母、公婆包括周圍很多同事的父母多有被保健品營銷機構忽悠的經歷,我跟這類公司的營銷人員也有過多次接觸。忽然想到這些保健品機構在老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已經有了類似於宗教場所般的影響力,就有點不寒而慄。

那些在單位、在公司、在組織裡上了一輩子班的老年人,習慣於“被管理”,內心依然渴望“過組織生活”。散佈在大街小巷打著“生活館”、“養生館”名號和噱頭的場所,就成了他們聚會、交流、尋求慰藉、獲得安全感場所。

2

我爸媽每天早上7點半準時到小區對面的某養生館“做理療”,我婆婆每天下午2點也到他們家附近的生活館“做理療”,比上班還準時。形同去廟裡上香,去教堂做禮拜。

做理療都是免費的!

不但免費,定期還會給他們發大米白麵油鹽醬醋粉條粉絲牙膏……甚至還發過——大蒜!有次回家我媽非得給我兩袋大蒜,聽說是他們領的,恨不得給扔到垃圾箱裡,又自覺這麼做十分不孝,只好從了。我老公比較狠,直接把婆婆領回家的據說是經過特殊處理、類似於“開過光”的鹽扔了,沒好氣色地說“有毒”,還厲聲警告她“以後不準去”。婆婆照去不誤,當兒子的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可以,不準買東西!”

我做不到他那樣。只能在父母偷偷花高價買回保健品後,千方百計證明他們上當受騙,動之以理曉之以理,等他們後知後覺後,去幫著退貨,告訴他們“以後離他們遠點,不要去,不要去!……”還打印了各種揭露保健品騙局的文章,真是“動之以理曉之以理”啊。提起這些事,真是罄竹難書地難過。

有次我說話不好聽,把我爸給得罪了,他很生氣,意思是:又沒花你們的錢!

是啊,是啊,可是,可是。

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啊?保健品機構難道是做慈善的嗎?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

一個機構、一個組織,天天去日日去,聽他們天天講日日講月月講,月月有主題,週週有活動,定期組織旅遊,旅遊歸來還有工作人員接車接機送花,當兒女的,你們能做到嗎?

他們打著關愛老年人健康的旗號,打著“聚善”的旗號,打著航空航天宇航員的旗號,打著幾套節目同時在播出廣告的旗號,打著媒體報紙的旗號,打著專家教授學者的旗號,打著公司即將上市的旗號……

一幫人、一群人,打苦情牌親情牌。比親兒親女孝子賢孫都近前“孝敬”,鞍前馬後地“伺候”,“叔叔阿姨”地叫,甚至是“爸爸媽媽”地喊,哎呀,真是讓親兒女情何以堪啊。

稱呼那些明明是“爺爺奶奶”甚至是可以做那些年輕營銷人員“老爺爺老奶奶”的長輩為“叔叔阿姨”,是為了讓老人家“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還很年輕”,這是會銷(會議營銷)培訓的結果,是所有的保健品營銷組織和機構都知道的讚美老年人、討他們歡心的套路。

我也知道,卻毫無辦法!

3

也不是沒辦法,我曾不止一次打過12315,12345……得到過兩次反饋。一說“老年人是有行為能力的……”這意思我明白,人家有營業執照,一個賣一個買,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只好無言以對;一說我投訴舉報的那家機構“搬走了”沒找到,我報上準確地址,再也沒了下文。

我還曾試圖“策反”過一個營銷人員,勸她換個工作,“乾點什麼不好?”她現在好像幹得更起勁了,還當了小頭目,講話一套一套的。

你賣的保健品你爺爺奶奶吃嗎你爹媽吃嗎你自己吃嗎?有次我去一家機構退“霍山石觚”,三萬多塊錢啊,在他們總經理的辦公室這樣問,他信誓旦旦地說他爹就吃某款“有機螯合鈣”,我直接嗤之以鼻——你媽!你妹!你大爺!一個看包裝就很LOW的某落後省份三線城市某鄉鎮生產的“有機螯合鈣”,鬼才信!你爹早吃早脫生。

有次開會茶歇時間,我聽到一個同事接家裡的電話,打完電話她皺著眉頭說“讓老爸愁死了……”電話是她孃家哥哥打來的,讓她抽空回家勸勸老父親“不要再買保健品了……”

她母親早逝,父親跟哥嫂生活,有一份微薄的退休金。有次老人家在大街上遇到發小傳單的,小姑娘熱情邀請大爺免費體檢免費聽養生保健課,又說每天去聽課還能“免費領土雞蛋,數量有限,先到先得”。一來二去迷上了,自己的退休金花光了就跟兒子要,兒子兒媳不給買,便罵他們不孝。

我有個本家叔叔在法院退休,前兩年買保健品花了20多萬,他兒子在公安部門工作,說起來簡直氣得吐血,也無能為力。還聽說有個退休老幹部迷上保健品,他家人無可奈何找到老幹部原單位領導,要求組織出面談話,以組織的名義要求他“不要再買保健品了”……

哎。真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啊。

4

在某種程度上,不得不“佩服”保健品營銷機構。他們已形成規模,成功地成為了老年人聚集的場所,形成了類似於宗教的儀式感的聚會,以“健康養生”的名義。

有天清晨我無意路過一家保健品機構樓下,聽到樓上傳來的聲響,主持人喊“健康我們要不要?”臺下老年人眾口一詞回應“要!”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他們當然知道,然後又是唱“拍手歌”又是做遊戲的……真是五味雜陳。

在那種環境裡,幾乎不接觸網絡、只看某視新聞的老年人,真的很容易被“洗腦”,就像上個世紀他們經歷過的年代。有點錢又有很多閒的他們,真的很容易上當受騙,買回他們信以為真的所謂的養生保健品,關鍵還價格昂貴無比。

同一款輔黴Q10、鈣片、蜂膠或其它保健品,我曾打開“全球購”給父母對比過價格,主動給他們買,也告訴他們想要什麼保健品跟我們說,但是仍然無法阻擋他們——偷偷買,那些他們以為像保健品機構宣傳的那樣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他們在吃穿用度上極盡節儉,卻在買保健品時一擲千金。

5

曾有人跟我說“也許我們老了也這樣吧。”我相信“不會的”。

我妹妹不止一次生氣道:“不行我也去賣保健品算了!”

又道:咱不能去,咱不能昧良心,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弱點去欺騙老年人,誇大功效虛假宣傳,這種事咱做不來。

曾在“大家”上看到一篇文章,意思是你拯救不了父母的生活方式,我們所能做的,唯一能做的,也許最好是尊重。對面,接受。且,寄希望於對保健品市場的整治。

用一段在“孤島客”上看到的話結尾:

蹄蹄驕矜的說:人家都說我們這邊的人是東方猶太人,特別會做生意。我說:快拉倒吧!猶太人有滿世界專治不孕不育的莆田系嗎?猶太人有一群一夥舌頭還沒捋直就電話詐騙的人渣嗎?你們那邊的人跟猶太人一樣會賺錢不假,但猶太人有的你們沒有。蹄蹄不服氣,問是什麼?我說:上帝! ”

以前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