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已发现温泉矿点146处 “温泉+”道路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至17日,中国首届温泉与气候养生旅游国际研讨会将在重庆北碚召开。此前,凭借独特的温泉地热优势,重庆被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非政府组织——世界温泉与气候养生联合会评为“世界温泉之都”。如何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市旅发委消息,重庆通过探寻“温泉+”的道路,大力实施品质提升工程,真正把资源变成资产,让全市温泉旅游业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记者从市旅发委了解到,目前,重庆全市已发现温泉矿点146处,可采水量约为5.6亿立方米/年,西起铜梁至大足龙水湖一线,东至巫山沿线,渝东北大巴山及渝东南乌江流域,地热水均呈带状分布。其中,仅北碚区温泉日出水量就达22000立方米。

“全市温泉产业的提升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市旅发委副主任秦定波深有感触,为了真正端上这个“金饭碗”,重庆市委、市政府努力统筹和引导,让传统温泉逐步开始“转型升级”,一些老旧温泉开始焕发出生机。

采访中,秦定波手里紧紧拽着一份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重庆“世界温泉之都”品牌提升实施方案》。“长江三峡库区温泉旅游项目,可按规定纳入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和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支持。”秦定波说,这个今年2月8日刚出台的文件里面,类似这样助推全市温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保障措施有很多。

根据这个总体方案,北碚区正在制定自己的专项提升规划。“目前,在十里温泉城范围内,已经有10家温泉企业入驻。”北碚区温泉管委会副主任廖攀道,“这一带的温泉品牌集聚效应正在日渐突显。”另外,投资达400亿元,由恒大全新打造的国际温泉旅游健康小镇已启动土地整治工作。“规划面积有5平方公里,第一期预计明年就能建成。”不断有“凤凰前来筑巢”,让廖攀对未来充满满怀憧憬。

北碚区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说,为了实现了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北碚区还在“温泉+旅游”上巧做文章,完善交通走廊只是冰山一角,“我们最终要逐步构建起‘快旅慢游’的业态体系。”

“我们在预留和安排旅游用地时,温泉项目可以‘依法优先’,确保了用地保障。”秦定波说,有关的税费优惠也能给入驻企业带来不少信心,“符合相关优惠政策条件的温泉旅游开发经营企业和咨询服务企业,可依法享受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等。”

秦定波还表示,到2020年,重庆要力争实现年接待温泉旅游者达到5000万人次,温泉旅游综合收入超700亿元。

重庆晚报·慢新闻全国爆料热线:(023)966988

——END——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