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座黄寺,300年后对外开放,周末参拜好去处

位于北京闹市中的黄寺,300年来始终秘不示人,不久前刚刚对公众开放,只在周末

去过远方的人都会觉得故乡好。所以,诗与远方,诗对我比较重要。从本质上说,诗包含远方,诗人可以寄情遥远而无需真的走很远,而我们走很远也是为了培养我们心中那一份诗情。十一期间,驱车200公里去看玉田的净觉寺,去追京东第一寺的名号。可在距我住所不足5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大寺:黃寺,多少年以来一直是班禅和达赖晋京时轮番居住的地方。这个寺的故事很长很长,可能够参拜它的时间却很短很短,每周末开放,此前不对外。

黄寺在清朝时有东黄寺和西黄寺,目前尚存的是西黄寺

我曾在参观北京真觉寺的五塔时,就知道北京有三座有五塔的寺庙。后来专门去了香山碧云寺,看到和了解了关于它的传奇故事。由于黃寺不开放,一直不得见寺中五塔的尊容,据说是六世班禅的衣冠塔,也叫清净化城塔,而真觉寺中的主塔是释伽牟尼的一双足印。黄寺中的塔叫班禅塔,黄寺也叫达赖庙。两位格鲁派嗽嘛在京轮流居住于此并命名之黄寺。

寺内的班禅塔是北京三座五塔之一

白塔通体洁白,雕刻精美,保存完好

由于班禅塔是白塔,所以它又与北京白塔寺和北海永安寺的白塔扯上了关系。由于黄寺是达赖庙,所以又与雍和宫有了亲密关系。要捋顺黄寺的五塔与真觉寺和碧云寺的五塔的渊源,黄寺的白塔与妙应寺和永安寺中白塔的由来,黄寺与雍和宫的关系,我要写很长很多,这次就不赘言了。我只知道黄寺是一个枢纽,可以连接起京城藏传佛教的整体脉络。

我的重点是看黄寺的五塔,领略它们的不同,所以整个参观非常有效率,从进门到出门,不足半小时。黄寺的五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塔,沒有真觉寺五塔的雄奇,也沒有碧云寺五塔的秀气,它有一个主白塔,四角有四根塔形柱,所以感觉上沒有震撼,三个五塔群,三种风格,心中的想像得到了证实,有了真实的模样。

红墙下盛开的剑麻

被护栏围着的石莲花宝盆

黄寺的庭院很大,有一种庄严和包容。寺里的僧人笑容可掬,有眼缘,也有佛缘。我是因为听说现在人人都爱仁波切,才对僧人敬而远之。要在三十年前,我定会主动上前寻求豁达之路。大红山门上的两束幡子,很简单,也很有仪式感。石莲花宝盆不知为什么被护栏包围着,我本想在此净手,让自己如莲一般洁净。红墙下盛开的剑麻,花也竞如莲一样,宝像犹在。其实,能走进我们心中的,未必是宏大,更多地是这些细微的元素。

我来的这一天,正逢天蓝云白,黄寺在苍穹之下,更显灿烂。我不是宗教人士,也不是历史学者,我只是一个北京居民,我不想落下北京任何一处好的,有价值的文化遗存。我就是因为开始走得很远,才忽视了近前,就是因为先看浮华,才忽略了根本。我因为对远方的无知才放弃了身边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