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怀说酒事丨为何《汉书》也能下酒?

真正的酒徒是不在乎下酒菜的,玉盘珍羞固然可以,几粒花生也能将就,只要酒好,甚至只要有酒。但是,很少听说用书当下酒之菜的,北宋的苏舜铁却用《汉书》,居然喝得津津有味。

苏舜钦是北宋名土,出身名门,祖父苏易简,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父苏者,曾为工部郎中,有文名。苏舜饮性格豪爽,自然,也非常喜欢喝酒,而且酒量很大。结婚后,他住在岳父家,他的泰山大人也是个大人物,名叫杜衍,官居率相兼枢密使。杜衍对女婿当然很欢喜,否则也不会把女儿嫁给他,但是,杜衍很快发现一个小秘密,苏殊饮每天晚上都要喝一斗酒,也不见他到厨房拿什么菜,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不至手怀疑他偷酒出去卖,但关心一下总没错,于是杜衍派弟子暗中伺机察。

这位私人侦探很负遗,来到书房视只见苏舜饮独自一人,边喝酒边看《汉书》,读到《汉书·留侯列传》描写张良委托杀手在博浪的用大锥刺杀秦始皇,仅中副车而失败时,苏舜饮激动地拍案而起,大声感慨:“可惜,居然没有击中!”说完、满斟一大杯,一饮而尽,真可谓替古人担忧。读到张良对汉高祖刘邦说,自己能与高祖相遇、相知于留地,都是由于上苍的安排,苏舜饮又拍案感叹:“君臣相遇,竟然如此艰难!”说完,又干了一大杯。

听了弟子的汇报,杜衍哈哈大笑:“原来他有如此下酒之物,喝一斗酒也不算多啊!”杜衍如此开通,大概是耳需目染的缘故,杜衍的女儿也十分通达,对苏舜钦的嗜酒从不加干涉,一切悉听君便。苏舜钦生活在这样一个宽容、开通的环境中,诗文创作也突飞猛进,他的诗歌与梅尧臣齐名,史称“苏梅”,开宋诗一代风气。

可惜,好景难长。庆历四年(1040),苏舜饮居然被捕入狱,而理由是极其荒唐的。庆历三年,苏舜钦被范仲淹推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范仲淹领导的变法正在步履艰难地展开,庆历四年十一月,进奏院举行岁末把神,苏舜饮按惯例将院里积攒的废纸卖掉,充当酒席费用,钱不够,与宴者各出千钱赞助。祀神完毕后,宴会开始,酒酣耳热之际,众人又招来歌伎侑酒,男女搭配,喝酒不累,大家纵情欢笑,一位名叫王益柔的官员,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凭着一股酒劲,热血沸腾,当场褚创作了《傲歌》一首。这首《傲歌》也真高傲的,其中有句云:“醉卧北极谴帝佛,周公孔子驱为奴,”不冒犯圣人,而且挥斥天帝,佛祖,真可谓酒后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

其实,这不过是游戏文字,况且是酒后戏作,不可当真的。可是,有个小人偏偏把事情搞大了。太子舍人李定当初很想出席这次雅集,托梅尧臣出面,表示要求参加霎会,苏舜钦讨厌这个小人,严词拒绝。李定听说了宴会情况,跑到御史中丞王拱辰那里告状,说是苏舜饮盗卖进奏院财物,公费挥,还请来了三陪女,最严重的是,他们要骑在天帝、大佛、周公、孔子的头上,真是胆大包天,是可忍,孰不可忍!

王拱辰是宰相吕夷简的同党,昌夷简是范仲淹的政治对头,一向反对范仲淹的革新。吕夷简听到这个诬告,高兴得手舞足蹈,与王拱辰密谋,指使人弹効苏舜钛,苏饮等人因此被人,一时朝野震惊,根使骑出来讲了公道话,苏异才德放,包但仍然以监守自的为民。

进奏院事件”的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斗争,昌夷简的主要斗争目标是范仲海,倒苏只是倒范的一个前奏、一次演习。不久,范仲淹等人相继贬,庆历新政就这样宣告失败。

苏舜钦从此浪迹江湖,他来到苏州,建造了著名的园林沧浪亭,如今成为苏州的个名园。庆历八年,苏舜饮上书鸣冤,朝廷为他平反昭雪,复职为湖州长史。可惜得很,当年12月,长期抑闷不平的苏舜钦因病逝世,终老于沧浪亭,这个迟到的平反,替他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

澄怀九姑娘小结:苏舜钦以书为下酒物,其豪放直率可爱的书生风采如今仍跃跃出现在我们眼前,让人真正知道读书之乐乐如此,其读书佐酒的事迹传为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