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言论汇编,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这部书由孔子的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到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阐释为儒家经典大肆弘扬。

《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在中国影响很大,也被当做国学教育的启蒙书。曾经有一个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呢?

据说这句话和北宋初年宰相赵普有关。宋朝时期罗大经著的《鹤林玉露》里曾经提到过这件事。

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之后,著名政治家、谋士赵普辅佐他统一了全国,赵普被封为宰相。宋太祖去世之后,他的弟弟赵匡义继位,史称宋太宗。

赵匡义对赵普十分尊重,继续用他做宰相,事无大小都和他商议。

这时就有人在宋太宗面前诋毁赵普,说赵普才疏学浅,他所读的书只有儒家的一部经典《论语》,所以说学问不大,当宰相不恰当。

宋太宗听了就感觉很好奇,有一天他在和赵普议事之后就问赵普,说:“有人向朕说你只读过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

赵普是个笃德诚实之人,他老老实实地回答说:“确实这样,我的学识确实没有超出《论语》二十篇。从前我用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天下太平。”

宋太宗呵呵一笑,摇了摇头表示不相信。

赵普病逝以后,他的家人打开他的书箱,里面果真只有《论语》二十篇。

后来人们就用“半部论语治天下”,来说明论语思想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