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无双》抄袭?庄文强只是干了其他华语电影人没敢干的事而已!(1673期)

《无双》是这个国庆档最令人瞩目的电影之一,片如其名,无可辩驳。

“让年轻人明白周润发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美术系学生看了会沉默,金融系学生看了会流泪”;

“港片荣光”……

各个社交平台已被鸡血、解构或者近乎词穷的夸赞刷屏。豆瓣评分从开画时的7.9分,已经升至8.1分,一部电影在上映后评分不跌反升,实在难得。

电影《无双》最令网友交口称赞的,是影片结尾的三次反转。“画家”的身份,“阮文”的身份,以及“阮文”和主角的关系。最后不到十分钟的戏份,把前面一百多分钟戏完全打乱重新排布,不明觉厉,细思恐极,只想二刷。

或许是树大招风,有些影迷提出,电影《无双》这种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结构,与好莱坞二十多年前的电影《非常嫌疑犯》有一些类似。

这是抄袭还是借鉴?暂且按下不表,先来回顾一些好莱坞经典电影。

科幻片《土拨鼠之日》,主角是一个永远活在同一天的天气播报员,该片并非首部以时间循环为框架的电影,却是首次以商业手法包装,并融入了很多大众文化。

日后的影片《蝴蝶效应》《恐怖游轮》《源代码》《罗拉快跑》《明日边缘》,甚至影片《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都是基于此框架下构建的故事。

盖里的影片《两杆大烟枪》将多线性叙事发挥到了极致。宁浩导演的影片《疯狂的石头》一鸣惊人后,同样有人曾提到其对该片的借鉴。宁浩大方承认自己是盖里的拥趸,《疯狂的赛车》把这个剧本结构玩得愈发炉火纯青。

没跑题,说回反转。

希区柯克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作为好莱坞电影悬疑片的鼻祖,希区柯克可以说是反得一手好转。在你以为故事就要结束的时候,一个反转打得你措手不及,可能还有第二个反转接踵而至,反转到让你怀疑人生。

其中,他导演的影片《惊魂记》称得上“多重人格”题材电影的开山之作。在这之后,如影片《一级恐惧》《搏击俱乐部》《致命ID》层出不穷,这些电影同样是以结局反转的形式揭露真相,没人质疑它们的经典程度。

实际上,反转结局这种结构早已成为悬疑片中常用的手法。除前面提到的几部,还有影片《异世浮生》《魔鬼代言人》《第六感》《非常嫌疑犯》,近的如影片《看不见的客人》,以及《无双》这部电影。

哎,说了这么多,有没有发现,同样结构的华语片,只有一部《无双》。

在影片《无双》中,结尾处的反转是被质疑的焦点,但这仅仅是因为编剧庄文强采用了一种好莱坞常见的编剧架构,有如此多经典在前,充分说明反转结局是一种已经被用“烂”的剧本结构,何谈抄袭?

而且所谓“抄袭”的对象是《非常嫌疑犯》这部影片,早已被影片《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借鉴过。

显然,这种结构的电影好看,但对剧本的要求极高。既要出乎意料又得自圆其说,如果还能暗藏伏线引发网友现象级的讨论,就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什么华语电影中甚少有这种结构的电影,毕竟大部分华语导演还处于努力争取把故事顺顺当当讲完整的阶段,你们还要啥自行车?

因此,电影《无双》的出现才更令人惊喜。对普通观众来说,这是一次酣畅淋漓最后加料不加价的观影体验;对资深影迷来说,这是再也不用夸别人家孩子多优秀的由衷欣慰。

这里就必须要实名表扬庄文强的勇气和决心。

庄文强从来都是敢于挑战新领域的电影人。他认为,犯罪片只是一个容器,而是要去找不同的素材放进去。于是电影《无间道》系列里,他探讨警察和卧底的人性纠葛,电影《窃听风云》系列把商业犯罪玩儿到极致。这一次聚焦伪钞,揭秘伪钞集团犯罪的全过程,在华语片中史无前例。

实际上,庄文强早就回应过电影《无双》和好莱坞其他结局反转电影之间的关系。他更欣赏电影《搏击俱乐部》那样的反转,因为“反转应该是为剧情服务的”。

庄文强甚至直言:“《无双》就是我跟电影开的一个玩笑,我把我最喜欢的电影桥段都放进去了。”

可是这个玩笑开得一点儿都不容易。

早在2006年,庄文强就已经开始构思电影《无双》。一方面,是因为“伪钞”这个题材敏感,没有人敢投钱;另一方面,则是没有人相信,一部一旦被剧透就不好看的电影,在电影院不会有太久的存活时间,容易血本无归。

所以从一开始创作剧本,除了反转结局这个结构,庄文强一直都很注重要朝着“即便剧透都要好看”这个方向来做。

基于这种考量,庄文强的厉害之处在于,令李问这个角色内心同时充斥着多种动机。名、利、爱情,再分出真与假,再起承转合中顺着人物去写,保证了逻辑的贯通,整个故事显得异常丰满立体。再加上香港警匪片的各种商业元素,电影《无双》就这样成了。

其实电影的前一百多分钟已经足够精彩了。不管是双雄设定,还是火爆异常的枪战戏,都是香港警匪片的杀手锏。平心而论,电影《无双》较电影《非常嫌疑犯》而言,更具商业元素,也更具观赏性。

电影《非常嫌疑犯》注重烧脑的逻辑,最后十分钟戏份将男主角如何编出一个精彩的弥天大谎的思维方式全盘端出,是一种短平快战术。角色动机只有一个,就是脱罪。所有暗藏的线索都在男主角所在的警局办公室,特别是这面墙。你佩服他的智商和演技,佩服编剧的脑洞,然后戛然而止。

电影《无双》更注重深挖角色内心。和李问是如何编出这样一个故事相比,李问为何编出这!样!一个故事,就有了更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除了脱罪这个目的,李问借“画家”之口,对真与假、黑与白的阐述有一种迷离的美感。

暗藏的线索则是铺陈在前面的剧情之中,吴复生和李问的对手戏,李问和“阮文”的对手戏,在知道结局前后,会是完全不同的观感。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影迷选择二刷这部电影。吴复生为什么对帮助李问追回阮文这件事如此上心?“阮文”前后画风为什么如此跳脱?警局里那些莫名其妙的对话是怎么回事?弥天大谎中有没有bug?二刷的快感试过才知道。

或许话说到这里,依然会有影迷坚持认为电影《无双》就是抄袭电影《非常嫌疑犯》,好吧,或许因为两部电影都是警匪题材,但是,同类型片必须采用不同的编剧架构吗?

电影《满汉全席》里最后那场熊掌大战,廖杰拿出熊掌的时候,对面的黄荣一脸不屑:“处理熊掌,不外乎红烧白烧和黄烧嘛。”

然而廖杰选择的是——蒸。而结果也证明,蒸熊掌并不比他那道花哨的“踏雪寻熊”差。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以理服人,也希望《无双》这部电影在票房口碑双赢之外能得到更公平的评价。

如果还是不服的话,那就只好祭出最后一张图了——

如今电影《无双》已经逆袭而上成为目前的国庆档票房冠军,自来水依然在滔滔不绝地涌来,已经是对其质量最好的证明。已经看过的盆友们,是时候冲进电影院二刷了!

E N D

往日精彩内容

影视宣传、转载联系 ◇ bianjubang002

编剧经纪、剧本经纪业务联系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 | 搜狐自媒体 | 一点资讯

界面 | 企鹅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