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涧绿石邂逅

我是在一片蔽日密林的峡谷中发现那些毛茸茸的绿石的。

那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日午间,我们一群文人墨客乘着雅兴,雀跃着来到秦岭深处一峡谷,以艺术的眼光探寻大自然的秘密。那个峡谷是最近才开发出来的,实在很平凡,平凡得我都忘记了它叫什么名字,在我走过的诸多峡谷中,它毫无可比性。黄山的翡翠谷比它秀美,商南的金丝大峡谷比它幽深,柞水的牛背梁山谷比它险峻。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毫无名气的峡谷中,竟然会发现那样珍惜可爱的绿石!

那不是一块绿石,是几块,甚至是一群绿石。我说的绿石不是那种晶莹剔透的绿宝石。那种浑身透明的绿宝石当然不会生长在这深山野林中,它是属于贵族系列的珍品,价格昂贵,地位高高在上,是这种匍匐在山涧密林、溪水从石中的绿石所不能高攀的。我看到的那些绿石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石头,如果没有外裹的一层碧绿的外衣,它的模样一定很丑陋,身上不是乌黑色,就是黑褐色,或者是黑白斑驳的杂色。它们躺在潮湿阴暗的山脚下,一辈子都不会受人瞩目。正是那身美丽柔软的外衣,才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致和无限的遐想。

绿石是我给起的名字,确切地说是一种附着在石头上的绿色苔藓。苔藓生长环境以潮湿的土壤为主,想要生长在圆滑的石头上一般很困难,除非是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在石头上附着有少量土壤的情况下,经过日积月累长期的生长,才能把一块原本光滑坚硬的石头变成绿茸茸的圆球。明白这一道理之后,我不禁对这些绿石肃然起敬了。也许它们已经在这终日不见阳光的山谷里沉睡了几万年,默默地陪伴着山间溪流,听着溪水欢唱的歌声,经受着山上暴雨的冲刷,接纳着秋叶的腐蚀,呼吸着泥土的气息,过着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日子。也许,它们也不甘寂寞过,曾想与山峰和树顶争夺阳光,曾想有一天走出山涧密林没派上用场,成为宏伟大厦或高架大桥的一石,但它们只是想想而已,最终还是与周围的溪水、泥土、树林和睦相处。它们沉默不语,却宽宏大量,任凭人们脏兮兮的双脚踩在身上,任凭溪水频繁的嬉戏打闹,任凭泥土落叶覆盖,却毫无怨言。让它们没想到的是,正是那些带着腐臭味的泥土落叶培育了苔藓生长的环境,正是身旁溪水蒸发的潮气以及头顶密不透风的参天大树,营造了这种阴暗的环境,才成就了身上那件美丽的外衣!

望着这些圆溜溜、绿茸茸的石头,我实在是太喜爱了,感觉这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艺术珍品。我不忍心用脚踩上去,怕弄脏弄坏它们的外衣,只能用手轻轻抚摸,感受那像少女般柔软而光滑的肌肤。我不能把它们搬回家,只能坐在一旁的树墩上,打开一瓶矿泉水,从包里拿出随身带来的火腿肠,剥掉外皮,一边望着它们,一边悠闲地吃喝起来。吃饱喝足,不容我停留,赶紧动身追赶前面的团队。

在登上一个小台阶时,迎面走下来一个背着大蛇皮袋子的老者,老者七十多岁,满脸皱纹,纵横交错,如刀刻斧凿。身着一件蓝色工作服,胸前和衣袖沾满污泥,脚上穿一双破旧的黄胶鞋,两个裤腿挽得老高。他与我目光碰撞的瞬间,透漏出一股凶狠劲。我已经给他让了路,身子差点要掉下山坡去,他还这样凶狠地注视我,让我心里有点不爽,我不知自己如何侵犯了他,鄙夷地瞪了他一眼,然后赶紧向上攀登而去。

走上一个缓冲平台区,我喘着大气,忍不住回首又望了望那几块绿石,蓦然间发现一个蓝色的身影在绿石旁的溪水边,弓着腰,捡拾我丢弃在水边的矿泉水瓶子和火腿肠包裹皮。蓝色的身影像水鸟一样伸出头在水边仔细寻找,一只手像长长的鸟嘴在水边摸索。良久,蓝色身影绕过绿石走上小溪岸边,将手里的战利品装进背后的蛇皮袋子,向两旁张望着朝出山口走去。

望着远去的蓝色背影,我突然对他肃然起敬。刚才窝在心中的无名之火一下子熄灭了,更多的是对自己刚才投向他的鄙夷的目光感到内疚。蓝色背影淡出了我的视线,却一步步走进了我的心里。我仿佛看见有一件比毛茸茸绿色外衣更珍贵、更美丽的外衣,披在那身脏兮兮的蓝色制服外,把那张布满皱纹的脸庞映衬得格外亲切,格外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