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史上最严“人守规”来了!行人非机动车这些行为将被严惩

【新朋友】点标题下“华商网”订阅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或收藏

9月29日上午,市文明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区管委会在唐城墙遗址公园共同举办文明交通“人守规”专项整治活动启动仪式,一个有关西安文明交通“人守规”的专项整治活动又拉开了帷幕,继西安最严“车让人”后,西安最严“人守规”真的来了。

"车让人"实施一年多具体效果如何?

2017年3月,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举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车让人”活动让全国关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后,西安的司机素质不仅仅得到了本地市民的点赞,更是给外地来旅游的游客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车让人”一周年的时候,西安统计局做了一项相关调查,其中83.0%的受访市民认为“车让人”行动以来我市的交通秩序有好转。近八成(79.5%)受访市民认为机动车“经常能”礼让行人。

从数据上来看西安车让人的效果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那么下来该如何继续让西安的交通秩序变得更好呢?

答案是

“人守规”

为什么先是“车让人”后是“人守规”?让我们看一组交警公布的数据:

从2018年开始截止目前,西安查处非机动车违法194239例(平均每天违法714例),行人违法89409例(平均每天违法328例)

还有一组西安统计局在2018年3月做的调查显示,只有55.0%受访者认为行人“经常能”守规,而认为非机动车“经常能”守规的更是仅仅占了37.7%。

公平角度而言,目之所向不能只盯在司机身上。快捷高效、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既需要“车让人”,也需要“人守规”。

“重典治乱,方能遏制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司机总是感慨,有法律法规管着必须遵守,而行人和非机动车却没有太多约束。

这次,西安交警部门将加大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查处,以市中心区、核心区和主干道路为重点,强化路面秩序管控,重点查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

如果你还心存侥幸去干这些事:

闯红灯

逆行

上高架桥、下隧道

横穿马路、跨栏杆

怎么严格?

高科技:

交警部门将充分利用西安现在街头已经开始普及的人脸识别技术,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实施监控,提升执法效能。

信用档案:

同时还将积极探索交通“人不守规”处罚与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有效对接。对于

交通违法行为的依法惩处。

罚款:

还将依据《西安市道路交通安全条例》对交通违法者处以20—50元罚款,如果拒不接受处罚的可暂扣其非机动车辆,情节恶劣的可采取扣留等强制措施,并将其违法行为信息记入个人信用档案。

最后,“法不责众”并不能作为一些人投机取巧的心理暗示,行人和司机也就是一个方向盘的差别,希望我们一起打造更文明、更通畅的西安交通环境。

(添加华宝个人微信:huashangwang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