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渭滨:突出“三个重点”注重“四个结合”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问题集中整治

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渭滨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高速公路过境建设等地区和行业引发的矛盾纠纷及社会治安突出问题不断凸现。2018年被列入省级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地区2个,省级治安问题突出居民小区2个,市级治安问题突出乱村5个。面对这些问题,区综治办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把社会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作为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抓手,出重拳打击,下硬茬治理,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辖区刑事发案数同比下降11%。

一、精心组织部署,着力筑牢整治工作根基

一是坚持高标准安排部署。区综治办对治安重点地区、突出治安问题整治工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部署,印发《关于认真做好挂牌督办的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整治工作的通知》、《全区治安突出问题突出居民小区摸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整治重点、主要措施和任务分工。区综治办、公安渭滨分局、各镇街等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与,集中调配资源力量,为专项整治扎实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高起点组织推进。重点整治工作标准高、难度大、时间紧、涉及面广,为此,区上成立了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副区长、公安局长任副组长,各镇街、区综治委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专题研究整治工作,了解整治工作进度,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同时注重发挥等部门职能作用,对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和影响社会治安的主要因素实行综合整治,今年公安、交警、执法、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6次针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联合执法清理行动,解决一些治安“顽疾”,取得明显效果。

三是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整治工作中,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平安建设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充分调动群众发现突出治安问题、检举揭发违法犯罪、参与共建平安渭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形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共建和谐的整治合力。特别针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制定《渭滨区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举报奖励办法》,最高奖励5万元。开通群众举报电话、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鼓励群众检举揭发违法犯罪分子,提供破案线索。先后收到群众举报线索21条,在群众举报下,一举摧毁涉嫌赌博的棋牌室5个,抓获涉赌人员40余人,查扣赌博工具麻将机19台,赌资6万余元。

二、突出“三个重点”,着力提升整治工作水平

一是突出打击工程建设领域违法犯罪这个重点,全力维护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针对高速公路过境施工过程中强揽工程、故意阻挠施工等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区综治办审时度势、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整治专项行动。2018年2月,对神农镇村民以土地赔偿款未付清为名,故意阻挠宝平高速施工现场的沈某等四人予以行政拘留处罚。2018年4月,对组织村民阻挠宝平高速第四标段隧道施工的石鼓镇中岩山村何某予以刑拘,此案正在办理之中。通过持续严打高压态势,辖区高速公路建设施工工地引发的矛盾纠纷和违法犯罪势头得到遏制,有效维护了公路建设领域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是突出整治高发案社区这个重点,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为有效降低社区发案,回应人民群众期待,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近年来,坚持案件通报制度,对连续发案的社区实行分类指导,重点整治,由区综治办、公安分局负责,研判分析共性问题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共商整治措施,全力落实推进。龙山雅居小区是全市最大的保障房小区之一,人口密集,成分复杂,曾多次发生入室盗窃案件。针对此类情况,区上组织专项整治,加大治安巡逻力度,建立专职化警务室,投资20万元安装视频监控设备,经过整治该辖区发案与上年同比下降75%。渭工路64号院、解放新村小区作为老旧小区,长期无物业管理,街道结合城市社区“微治理”活动,召开业主大会,聘请物业公司,落实门卫保安,开展亮化美化工程,小区的治安秩序得到根本好转。全区共整治存在治安突出问题的小区12个,建立完善物业管理制度、安装技防监控措施,落实工作经费50万元。

三是突出打击校园及周边犯罪这个重点,全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及周边安全是重点整治的重要内容,区上组织对全区43所中小学校,48所幼儿园进行详细调查摸底,及时掌握校园及周边治安隐患。为彻底消除治安隐患,定期会同教体、公安、文广、执法等部门开展清查整治。今年来,在整治行动中检查网吧42家,个体工商经营户501户,清理流动摊贩22个,教育无证游商17人。同时落实校园周边“高峰勤务”、“护学岗”制度,科学合理安排巡逻查控勤务,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健全了校园安全风险隐患预警机制,组织开展专题调研摸底,加强对校园周边易肇事肇祸、心理失衡对社会不满等各类重点人员的滚动排查,逐一登记造册、落实管控措施。同时,在滨河中学组织开展全区校园防暴恐袭击应对实战演练,收到良好社会效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杜航伟来区视察调研时对我区校园周边整治工作予以肯定。

三、注重“四个结合”,着力强化源头治理

一是把重点整治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结合,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在重点整治工作中,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涉“黑恶”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的犯罪,重拳出击,着力提升打击效能,上半年共破获刑事案件216起,破获命案积案1起,刑事拘留180人,批捕121人,起诉68案123人,抓获各类逃犯29人。为了有力打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复杂地区背后隐藏的涉黑涉恶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区上坚持把涉黑涉恶线索摸排作为集中整治的日常工作,印发线索摸排通知,在项目建设、重点行业、重点复杂场所等方面对10类重点问题进行摸排,共摸排清查特行130余家,沙石厂17家,走访基层干部、群众2万余人次。截至目前,起诉九类涉黑涉恶案件7案19人,逮捕14人,取保11人,行政拘留20余人。随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深入推进,一批涉恶人员被打击后,一些治安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把重点整治和基层政权建设相结合,夯实基层基础。基层政权建设关系着社会安全稳定,个别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导致治安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出现治安“乱村”。为从源头上解决这一问题,在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工作中,区上严把候选人的选拔推荐条件,对正式候选人坚持一人一报,分别由公安、纪检等七个部门严格审核,对15名村党组织候选人进行了甄别,取消7名受到党政纪处分还在处分期内的候选人,把真心为民、群众认可的干部纳入候选人,确保人选过硬。通过换届,农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治安问题做到有人抓、有人管,城郊15个村配合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进行排查摸底,发现违法人员12人,清理三无人员69人,遣散传销团伙5个,治安乱村变成平安村。

三是把重点整治和网格化管理工作相结合,延伸工作触角。为了延伸整治工作触角,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按照“多元共治”的思路,创新社会治理有效途径,通过网格化助力重点整治工作。每个网格配有专门的网格员,在辖区每个楼院单元处设置了网格员岗位监督公示牌,建立起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密而不漏的工作网格,把重点整治的触角延伸到户,一旦感知矛盾、发现问题,网格员、社区、综治维稳中心、派出所联动联调,第一时间化解冲突,实现了各单位协同工作。自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网格员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共发现治安隐患102起,化解矛盾纠纷1052起。为实现网格化管理的科技化、信息化,区上投资300万元建设智慧渭滨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目前全景城市、指挥调度、业务协调、辅助决策、人口基础数据库、地理空间及城市组件等数据库为建设软件基本完成。同时,“网格+网络”、“网格+志愿者”、“网格+科技”、“网格+社区警务”等工作机制正在推进。网格化管理的推行,重点整治工作效果明显改善,取得了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的工作效果。

四是把重点整治和治安防控建设相结合,提升科技水平。集中整治工作在做好打击的同时,更要综合施策,源头防范。我区上进一步加强了治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特别在技防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500万元,建立集指挥调度、情报收集、数据分析、警情研判、实时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情指战督”指挥中心。中心安装750路视频探头,将医院、旅馆业、网吧等单位的1500余路视频资源接入指挥平台,对全区35000个社会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摸底整合,建立大型云数据处理平台。按照“最多资源、最强功能、最大效益、最优导侦”的要求,中心坚持每日发案统计、每周警情通报、每月专题调研,强化全面对接,完善层级研判、信息流转、情报会商、分类打击、督导考核等五项机制,做到警情全掌控、线索全落地,构建了体系规范、应用全面、机制顺畅、云端支撑的合成作战核心。上半年,利用情指战督平台先后研判破获蔡某军系列抢夺案、张某系列砸车玻璃盗窃车内财物案等一系列大要案件,抓获嫌疑人32人,破获刑事案件56起,提供情报支持243人次,抓获逃犯13人。

(通讯员 吴华平 贾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