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核桃上挖矿的发明家

凤县宣传:

【凤县最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凤县宣传---中共凤县县委宣传部官方微信,权威、全面、详细、及时的发布凤县新闻资讯,传递群众心声,密切党群联系,记录发展进程!每天奉献美文美图美声音,陪你学习陪你乐关注我们妥妥的没错!

秦岭山中自然生长的野生山核桃,过去因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都不大,曾被群众当作没用的东西。然而,34岁的凤县小伙皇甫尚举通过潜心研究,发明了核桃切片取仁机和核桃切片清洗机,用纹理好看的山核桃切片制作工艺品,不仅达到了变废为宝的目的,还带领家乡群众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如今,山核桃工艺品成为一张展示凤县特色民俗的亮丽名片,皇甫尚举创办的“核生祥”品牌也成为陕西著名商标。近日,面对记者采访,皇甫尚举坦言搞研究的路上受过嘲笑和不解,也曾留下了身体的伤痛,但所有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面对嘲笑他摸黑搞研究

山核桃果肉极少,果壳又硬,虽然秦岭山中满地都有,却没啥用处。一次偶然的机会,皇甫尚举发现西安市场上有人销售山核桃手工艺品,他当时就想,如果可以掌握山核桃工艺品的制作技术,那漫山遍野的山核桃就会变成取之不竭的“宝藏”。2004年,他从宝鸡财经学校毕业后,放弃稳定工作回到凤县双石铺镇,开始艰难创业,也从此走上了一条研究发明之路。制作山核桃工艺品的第一步,就是切割出有规则的核桃壳切片。手工切割山核桃效率低,而且纹理不够平整。为了鼓捣出一台加工设备,皇甫尚举买了专业书籍、拜了师傅,但还是走了很多弯路、闹了不少笑话。那段时间,他家院子经常因为搞发明而出现“怪事”,不是发出“砰砰”的巨响,就是突然跳闸停电,有时还冒出火花,后来他又把家里仅有的一台洗衣机拆成了零件,不仅让家人埋怨和责骂,也引得村上的邻居整天来“围观”。不少热心人开始“劝”他:“年轻人就应该好好上班。”“这事弄不成,别费工夫了。”“学白上了,整天搞这没名堂的事。”那段时间,为了躲避大家的嘲笑和猎奇,皇甫尚举干脆白天睡大觉,晚上夜深人静时摸黑研究。在当时来看,皇甫尚举的事业确实前途渺茫,朋友和邻居的提醒也出于善意。但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劝,皇甫尚举始终不愿意放弃,因为他觉得,山核桃工艺品成本低又环保,而且很有特色,将来肯定是个有前途的事业,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年的摸索,第一代手抬式核桃切片取仁机成型了。虽然这个机器还是靠手工操作,但切割山核桃的精度和准度大大提高,比一般人工操作的效率提高了近三倍。有了工具,制作山核桃工艺品变得轻松起来,再加上经过有计划有方向的宣传,工艺品销售到了西安、宝鸡等地,皇甫尚举的事业终于有了起色。

面对伤痛他锲而不舍攀高峰

有了第一次发明成功的鼓励,皇甫尚举又不断摸索了好几项发明,现在已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造型专利15项。第三代转盘式核桃切片取仁机也投入使用,效率比传统手工提高了近十倍。为了有更多的资金来继续搞发明研究,皇甫尚举通过申请创业无息贷款,在县城附近开了一家农家乐,靠搞餐饮挣钱来“反哺”自己的梦想。有了较为充裕的资金,可以买加工设备,也可以请一些有经验的师傅,皇甫尚举的山核桃工艺品事业走上了正轨,发明创造也进入了旺盛期,但他也因此付出了身体的伤痛。

在研究核桃切片清洗机时,皇甫尚举买了一台电焊机,由于不懂操作技术,他没有穿防护衣、戴防护眼镜,结果眼睛被电光灼伤。刚开始他还没当回事,眼睛疼了就用冰块冷敷,症状缓解了就继续进行。那时妻子看着他眼睛发红心疼,就劝他休息一段时间,可他觉得凡事必须一鼓作气,否则就容易荒废。于是忍着痛坚持了三个多月,直到这台设备终于有了雏形时,眼睛的伤痛也已经很难靠冷敷等普通方法缓解。后来到医院诊断后,医生建议他通过手术来治疗。手术虽然很顺利,但眼睛却留下“夜盲”的永久后遗症。回忆起这件事时,皇甫尚举说得轻描淡写,他说自己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完全是瞎琢磨,在制作加工设备时经常“受伤”,磨砂轮打到脸上、肩上,刀片割破手,被电击等小意外时有发生,总是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全神贯注地投入进去。

为搞发明付出健康值得吗?皇甫尚举说,只有自己有了“核心工艺”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现在他制作的山核桃工艺品每年的销售额近百万,还带动了一批群众致富,已经实现了他当初的梦想,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现在皇甫尚举是凤县响当当的创业明星。因为他的研究发明,原本没有多大用处的山核桃,如今成了凤县人致富的“金果果”,不少人把他当成楷模。最近,皇甫尚举把已取得专利的核桃切片取仁机和核桃切片清洗机全部拆掉,他觉得这些设备改进一下还可以更好用。这次他准备把这些设备批量生产,帮助凤县更多的山区群众学习制作山核桃工艺品,让大家利用他的发明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