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灰名单”上的五类人!

一直以来,大家都知道有贷款“黑名单”的说法,所以大家对黑名单认识的都很清楚,一旦上了“黑名单”,想要贷款的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

但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还有一种叫“灰名单”,相较于“黑名单”的权威性(银行制定),“灰名单”则是行业的潜规则。

贷款“灰名单”上的人都是介于正常客户与黑名单客户之间的一个客户群体,不是每家贷款机构都会拒绝他们,但想贷款成功的几率也不大。

那“灰名单”上都是什么人呢?壹哥来为你解答!

1、征信查询过多

01

不要以为征信查询多几次没关系,据壹哥了解,大部分贷款机构认定一年查询超过10次的客户基本上就被丢进“灰名单”了,查询征信这么多次肯定是个差钱的主,贷款后逾期的风险肯定也很大。

2、限制性群体

02

有的贷款机构审核较严格,对部分行业从事者关闭大门,比如军人、消防官兵、公检法、空姐、煤矿工人、高空作业工人、酒吧、按摩等娱乐行业员工等等。

这点壹哥觉得有点歧视的意味,但没办法,“灰名单”是行业内潜规则,不会对外公开,贷款机构也不会承认。

3、不良背景

03

这里的不良背景指的是有从事黑社会活动,经常出入高消费娱乐场所、吸食毒品、经常打架斗殴、赌博等等,这些隐性标签同样影响贷款机构对客户的资质认定,所以,如果想贷款,请自觉保持背景清白。

还有,以前借过高利贷,上过征信黑名单,或者曾经是失信被执行人,这些负面背景都会影响到贷款机构对你的评价。

4、负债过高

04

这点不用多说,贷款机构根据你的收入水平、资产状况、现金流等等来评估你的负债能力,在50%以内还算比较合理,一旦超过80%,想贷款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

5、年龄不符

05

一般来说,上了18岁就是成年人,对自身的财务要负责,但没有几家合格的贷款机构会给18岁没有收入的人放贷,如果有,那基本上就是类似于“校园贷”这种被严查的违规贷款。所以,贷款机构偏好的贷款群体年龄大都在20—55岁并且有收入的群体,超过55岁也不被看好。

上了“灰名单”的也不要担心,争取好好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