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评《我不是药神》,跟你我都有关,你是不是也这么想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上映有几个月了,上映当时我就写了这篇影评,一直没有发布。


今天不谈历史,咱们聊一聊这部电影。

徐峥前段时间很火,但不是因为"印度囧"。

而是他主演了一部在豆瓣上评分9.0的华语电影,

就是这部催泪又令人深思的电影《我不是药神》。

我一贯的影评习惯是不多说剧情,不多谈套路,不多说演技。

直接上感悟,懂的人自然共鸣。

看完电影,五点思考,献丑。

一、我不是药神,谁错了?

从影院出来,很多人都哭了,

有的人悲戚于老吕、黄毛等这些慢粒白血病患者的命运;

有的人愤慨于"正版"格列宁厂商代表的唯利是图;

有的人无奈于警察们的强硬执法与冷酷无情;

有的人不满于假药贩子张长林的奸诈狡黠……

不论为什么,确实很多人都哭了。

有人哭就有悲情,有悲情总有"悲源",

有"悲源"人们就想问,谁的错?谁制造了这么大的悲剧?

你可以抱怨老天不公,为什么让那么多人得病;

你可以骂两句正版药商和假药贩子;

你也可以吐槽两句警察以及警察所代表的体制……

但是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好像谁都没有错。

先看患者们,他们是这部电影所反映的主要群体。

无疑他们是可怜的,很多人得了病然后生活被高昂的药费所拖垮,

为了生存下来,他们坚强地与病魔抗争着,无疑他们也是可敬的。

再看看那些警察们,依法办事,铁面无私,有错?

接着分析分析两个重要人物,主角程勇和假药贩子张长林,

程勇不用说,从一个卖印度神油的商人变成拯救无数病人生命的英雄,

他可能不够勇敢,但最后用善良和仗义完成了救赎,

唯一的污点就是开头打老婆……

张长林,一个卖吃不死人的假药的人,骗取病人的救命钱血汗钱,这人道德是有问题的,

但最后为患者守住了秘密,说明他内心是善良的,只是整部电影里一个跳梁小丑的角色。

最后我要说一说"正版"药商,他们应该是承载了最多观众矛盾和冲突的一个角色,

也是最招人恨的一个角色。

但仔细想想,他们也没有错。

正规渠道卖药,合理合法。

价格高是整部电影的焦点,但是价格是有市场调节的,药物的研发是有巨大成本的,

一瓶药四万,但第一粒药可能花了几亿甚至几十亿,

这是救命药,能一定程度上改变人类生命科学的一种产品,

肯定凝结着研发人员的巨大心血。

所以正版药商也不能说是错了或者坏掉了。

那么,悲从何来?

悲情来自人类面对生老病死的无奈,这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悲情来自国家社会发展进程的渐进,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悲情来自个人家庭与病魔艰苦缠斗,这是家庭痛苦的特写。

所以,不要有了悲情就成了愤青。

我们要给予弱者以人文关怀,但也要理性面对自己、他人的境遇和遭遇。

生而为人这是必须。

电影剧照

二、法与情,法与理,法的本质

电影还有一个矛盾冲突,就是法律和情理的冲突。

所谓合情,就是这事该做,符合人文伦理道德。

所谓合理,就是这事可做,符合正常行为规律。

所谓合法,就是这事敢做,符合最后一道约束。

程勇从印度走私药品救人治病(虽然他一开始为了赚钱)

合情合理,但,违法。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法律和情理的冲突。

法律是一种约束,一种硬约束,而且不可能囊括拥有复杂行为特征的人类的所有情况。

这就为法律和情理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还记得于欢辱母杀人案吗,

从情理上说,人辱其母,奋起保护,

合情吗?合情。合理吗?合理。

合法吗?违法!剥夺人命,焉不违法?

杀人偿命,法律规定。但于欢最终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这也是法律和情理的冲突,也是法律与情理的一次妥协。

从汉谟拉比法典到罗马法。

从子产铸刑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由古到今,法律在不断发展完善。

法律发展完善的过程,我想不仅仅是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完善,

也包括法律和情理冲突矛盾以及妥协的不断碰撞和优化。

三、关于"穷病"

电影里还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是穷病。

我很赞同这句话,这句话与拜金无关。

而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今天,

确实有钱可以为你免除病痛。

这句话是电影发出的一声闷响,

它提醒你,我们这个社会在发展,但是有问题。

当这个社会只有穷病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发展的不错,

有很多有钱人,有很多高技术;

当这个社会只有穷病的时候,说明这个社会发展的不均,

还有不少穷人,有不少苦与痛。

它也在提醒你,精准扶贫有多紧迫,医疗改革有多重要,

教育改革有多关键,住房改革有多急需。

好在,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做,虽然距离目标还有些年,

但是总体还算做的不错,至少"格列宁"的价格已经没有那么高,进口抗癌药也实现了零关税。

相信有一天,中国人再没有 "穷病"。

四、有一种颜色叫做灰色

我以前总是认为,世界是非黑即白的。

人是非善即恶的,知识是绝对的,感情是恒久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渐渐发现,

世界是有黑有白的,人是立体的复杂的,知识是相对的,感情是动态的。

我们追求至善,但是也要认识到世界的立体和丰满(扯远了……)

回到电影,电影里描述的现象是一个赤裸裸的社会现实,

里面没有所谓的英雄与屁民,没有绝对的好人与恶人。

他们只是一个个立体而丰满的人,组成了一个不黑不白的世界。

程勇心地善良、仗义,但他确实贪图钱财。

张长林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但他也确实良心未泯。

患者们求生心切,对抗病魔,但也确有过激之处。

局长铁面执法,但却不通情理……

电影告诉我们,世界是复杂的,有善有恶,有黑有白,

如果世界有颜色,它一定是灰色的。

但是因为我们是人,所以还是不要忘记努力让这个世界多一点点"白",利己利他。

五、好电影不是酷炫狂拽,而是现实跃然

一部好的电影,不是场面宏大,帅哥如云,美女漏点,

而是将现实尽可能不加修饰的跃然于屏幕之上。

《我不是药神》正是这样一部电影,难怪豆瓣评分这么高。

将现实社会中的现象变成一部影视作品,

引起了人们对社会现象关注,引发了人们对一个群体的人文关怀,

进而可能引起一些社会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这样的套路我们经常在韩国电影和印度电影中看到,

比如《熔炉》《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

以及前段时间那个关于小孩子上学难的印度电影(名字我忘了),

很高兴这次中国也排出了这样的电影,

始于人,出于人,回归人,服务人,

这才是一部有人文情怀的好电影。

为文牧野点赞,为徐峥点赞,为《我不是药神》创作团队点赞。

希望中国排出更多这样的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