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且偷生“肝”你什么事?

中国是个“肝病大国”,调查显示,每12个中国人里,就有一个人有肝病。在我们身边,近些年来,患上脂肪肝、酒精肝、甲肝、乙肝、肝硬化,甚至肝癌等肝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如果一旦肝脏不好,会引起困顿、皮肤粗糙、性情急躁、耳鸣、眼屎耳屎增加等。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肝,成了不少人迫切想知道的事。肝需要“养”,特别是在春季,春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期。

《黄帝内经》时辰养生里说到,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最旺,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就有多清。”凡在子时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日久子时不入睡者面色青白,易生肝炎、胆囊炎、结石一类病症,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胆怯。而这个时辰养肝血(阴)最好。丑时(1时至3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的支持,废旧的血液需要淘汰,新鲜血液需要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如果丑时不入眠,肝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阵代谢。《黄帝内经》里就讲到:“卧则血归于肝。”所以丑时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燥、易生肝病。

除了每天的时辰养肝外,食物中枸杞子不单有补肾的作用,而最大的作用是养肝。枸杞子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肾养肝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应用于临床。枸杞子服用方便,可入药、嚼服、泡酒。但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